西风吹得天都瘦,凄凄更闻凉雨。
吴树霜空,楚江月黯,不辩秋来何处。
萧萧欲住。
又木落荒滩,断鸿凄语。
万顷枯芦,卷愁不去卷秋去。
天涯惊起倦旅。
虫声灯影里,幽恨同诉。
故苑疏砧,高楼画角,别是伤心无数。
乌啼怨曙。
正铁马嘶寒,并成凄楚。
渐渐无声,越秋声越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
首句“西风吹得天都瘦”,形象地刻画出秋风的凛冽与凄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冷与萧条。
第二句“凄凄更闻凉雨”,进一步渲染了秋雨的冷清,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吴树霜空,楚江月黯,不辩秋来何处”,以吴树、楚江、霜空、月黯等元素,描绘出秋天的萧瑟景象,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孤寂与落寞。
第四句“萧萧欲住。又木落荒滩,断鸿凄语”,描述了秋天的树木凋零、荒滩上的残枝败叶以及飞过的断鸿,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接下来两句“万顷枯芦,卷愁不去卷秋去”,以万顷枯芦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不舍之情。
“天涯惊起倦旅”,暗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虫声灯影里,幽恨同诉”,描绘了夜晚寂静的月光下,人们围坐在一起倾诉心事的场景。
“故苑疏砧,高楼画角”,以故苑疏砧和高楼画角为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哀伤氛围。
“乌啼怨曙,正铁马嘶寒,并成凄楚”,通过描写乌鸦的啼叫和铁马的嘶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最后两句“渐渐无声,越秋声越苦”则将这种凄凉的情感推向高潮,使人感受到秋天的深沉与悲凉。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诗歌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