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迎春独占先。斜倚窗前。
斜对樽前。茜纱格子淡如烟。
春在谁边。月在谁边。
悄背红芳整翠钿。人比花妍。
花妒人妍。亭亭相对各无言。
花可人怜。人可花怜。
诗句释义:
- 冷艳迎春独占先:形容梅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盛开,显得格外鲜艳和突出。
- 斜倚窗前:描述人物靠在窗边的姿态,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斜对樽前:指人物面对酒杯的侧面轮廓,增添了一丝优雅的氛围。
- 茜纱格子淡如烟:用“茜纱格子”来形容窗帘的颜色,而“淡如烟”则描绘出一种朦胧、轻柔的视觉效果。
- 春在谁边:询问春天在哪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或疑惑。
- 月在谁边:同样询问月亮在哪里,可能是夜晚观景时的联想。
- 悄背红芳整翠钿:悄悄离开时背对着盛开的红色花朵,整理着翠绿色的花饰。这里的“翠钿”指的是装饰品,可能是头上的珠宝或其他饰品。
- 人比花妍:形容人的美丽胜过花的美丽。
- 花妒人妍:花儿羡慕人的美艳。
- 亭亭相对各无言:双方静静地相对站立,没有言语交流。
译文:
在寒冷中迎接春天的先行者,我独自斜靠窗户,面对杯盏。窗帘是深红色的如同烟雾般朦胧。
春天究竟在谁身边?月亮又在谁身旁?悄悄地离去,背对着那些盛开的红花,整理着头上的珠宝。两人相对无言,仿佛彼此都不愿打扰这份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感受。开头两句通过对梅花的描述引出了全诗的主题,即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诗人与美景相伴的场景,既有静态的美也有动态的美。诗人巧妙地将自然元素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叹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