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痕蛾岫迎人笑,鳞鳞绣漪摇碧。
水面风皴,云头雨洗,此际尘襟都涤。
蘼芜一色。
猛触起幽怀,殢人追忆。
湖畔桥边,那年何处记同立。
于今重认旧迹。
是同行过此,徘徊痴觅。
梦里家山,望中云树,两地离愁应积。
关河目极。
只方寸柔丝,往来难隔,待寄相思。
绿波双鲤缺。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游慈湖时,回忆起与景姜的往事。诗人描绘了湖水、云彩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景姜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我们来看第一句:“一痕蛾岫迎人笑。”蛾岫是指蛾眉般的山峦,这里形容山峰的形状像眉毛一样弯曲。迎人笑则是指它们好像在迎接人们的到来而露出笑容。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
接下来是第二句:“鳞鳞绣漪摇碧。”鳞鳞是指鱼鳞状的波纹,绣漪则是精美的花纹装饰。这里形容湖面上的波澜如同精美的图案,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感觉。
第三句:“水面风皴,云头雨洗,此际尘襟都涤。”水面上吹来一阵风,使得湖面上泛起皱波;而天空上的云朵仿佛被雨水洗涤过一样,变得更加明亮。这里的尘襟指的是人的心绪和心情。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这样的景色中,人的烦恼和忧虑都被洗净了。
然后是第四句:“蘼芜一色。”蘼芜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湖边的风景。整句诗的意思是指湖边的草木长得一模一样,形成了一种统一而和谐的美。
第五句:“猛触起幽怀,殢人追忆。”这句话中的“猛触”意味着突然触发,“幽怀”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情感或回忆,“殢人追忆”则是让人忍不住去回忆。整句诗的意思是,突然之间,那些深藏于内心的情感和回忆被唤醒了,让人不禁去回忆过去的事情。
第六句:“湖畔桥边,那年何处记同立。”这句话中的“湖畔桥边”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湖边和桥边,“那年”则是过去的时间,“记同立”则是指记得曾经一起站在那里。整句诗的意思是在那里,曾经有一个地方,你们两个曾经站在那里一起欣赏风景。
第七句:“于今重认旧迹。”这句话中的“于今”指的是现在,“重认”则是指再次认出或者找到之前的地方。整句诗的意思是现在,我再次找到了那个曾经的地方,认出了那里的痕迹。
第八句:“是同行过此,徘徊痴觅。”这句话中的“同行过此”表示曾经一起走过这个地方,“徘徊痴觅”则是形容徘徊不去,寻找过去的足迹。整句诗的意思是曾经一起走过这个地 方,但是现在却徘徊不前,一直在寻找过去的足迹。
第九句:“梦里家山,望中云树,两地离愁应积。”这句话中的“梦里家山”表示梦中出现的家乡景象,“望中云树”则是指看得到的家乡风景。整句诗的意思是梦中看到的家乡景象以及眼前的家乡风景,让我感到两地之间相隔遥远,离愁不断累积。
第十句:“关河目极,只方寸柔丝,往来难隔,待寄相思。”这句话中的“关河目极”表示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远方的山河,“只方寸柔丝”则是说只有心中的柔软情感可以跨越时空的距离。整句诗的意思是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远方的山河,而心中的情感却可以通过柔软的线条(比喻为方寸柔丝)来传递,尽管距离遥远,但心意相通。
最后一句:“绿波双鲤缺。”这句话中的“绿波”指绿色的波浪,“双鲤缺”则是指两条鲤鱼缺失其中一条。整句诗的意思可能是在描绘湖面上的景象,但由于缺少了一条鲤鱼,所以整个画面显得有些残缺不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景姜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对山水、花草、动物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