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晦海山西,露眼如啼。
缁尘终不涅灵犀。
言井张池馀泽在,酝作香溪。
守墨绝町畦,俗艳成蹊。
寻芳欲采总途迷。
不许草玄人妄拟,骚笔曾题。

【注释】

养晦海山西,露眼如啼。:指隐于西山之养晦寺中。“墨兰”,即墨兰,花名。

缁尘终不涅灵犀:佛教语,谓佛法的精义终不为尘垢所染。灵犀,犀牛角上的白色部分,相传有感应之能。

言井张池馀泽在,酝作香溪。:言井,指养晦寺中的井,井水甘美,可酿酒;余泽、酝作,都是说酒的意思。香溪,即香山溪,在长安城西,水源丰富,水质甘甜。

守墨绝町畦,俗艳成蹊:町畦(qiānqí奇其),田间小道,指市井小民。蹊,同“蹊”,小路。

寻芳欲采总途迷:寻芳,指寻觅美好的事物。采,指采摘。

不许草玄人妄拟,骚笔曾题:草玄,指隐居生活。骚笔,指屈原《离骚》的文风。

【赏析】

《卖花声·西山墨兰》,词人以咏物寄慨,抒发自己的志趣。

这首词上片写墨兰生长环境及其特点。“养晦海山西”一句,点出养晦寺的位置。养晦寺位于今陕西西安市西郊,是一处风景秀丽的胜地。作者在这里居住,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争斗,过着清静的生活。“露眼如啼”二句,描写墨兰的娇弱美丽。“露眼”即露水,这里用来形容清晨初升的阳光照在花瓣上,晶莹的露珠犹如泪水滴落一般,令人怜爱。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墨兰的生长环境,也表达了词人对墨兰的喜爱之情。

下片则进一步描绘墨兰的特点。“缁(zī)尘终不涅灵犀”三句,运用佛教语意来表达作者对墨兰的赞美之情。佛教认为,佛法的精华不会被世俗污垢所染污,而墨兰正是如此。它生长在养晦寺的井旁,汲取着清澈的泉水,沐浴着阳光雨露,因此它的品质高雅、纯正、清新。同时,它也象征着作者追求高洁的人生理想。“言井张池余泽在,酝作香溪”两句,进一步描绘墨兰的生长过程。言井、香溪都是养晦寺附近的著名景点,它们为墨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养分。因此,墨兰得以茁壮成长,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最后两句则是词人的感慨。“守墨绝町畦,俗艳成蹊”两句,指出墨兰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喜爱的花卉,是因为它与众不同,没有沾染世俗的繁华与诱惑。“寻芳欲采总途迷”一句,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他希望能够像寻找芳香一样去探寻世间的美好事物,但最终却总是迷失在其中无法自拔。

整首词通过对养晦寺中墨兰生长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其特点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高洁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它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