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春城,千秋古墓,老树峥嵘。
正悲风四起,枭呼木末,浮云低度,厓拄冰泠。
屐齿迷离,帽檐攲侧,扑面飞花煞有情。
方凝伫,恍灵旗高飐,长剑空横。
他时闲眺闲凭,奈此际崚嶒冰雪撑。
似剡溪乘兴,便教舟放。
灞桥冲冻,赢得诗成。
何处玉龙,霎时战败,一片抛鳞御甲声。
还追忆、忆沙场星陨、遗恨难平。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此为咏雪之作。大风:指狂风。周孝侯墓:在今河南开封市北,相传春秋时周大夫介之推埋于此。
十里:十里长街。千秋古墓:千年的古墓。峥嵘:高耸的样子。木末:树上末梢。浮云低度:形容大雪纷飞的景象。厓拄冰泠:崖岸上结着冰凌。
屐齿:古人穿鞋时用木齿压平泥土以防滑。迷离:行走不稳的样子。帽檐攲侧:形容帽子歪斜。扑面飞花煞有情:形容雪花飞舞,落于身上,有情有意。
方凝伫:正沉思伫立。恍灵旗:恍如神旗飘扬。长剑空横:剑光在空中闪烁,比喻雪花飘舞。
他时:以后。闲眺:悠闲地远望。凭:倚靠。崚嶒(léng cén):形容山峰险峻。冰雪撑:形容积雪厚重。
似剡溪乘兴:好像乘坐船顺江而上。剡溪:浙江嵊县南剡溪水,又名兰亭水。便教舟放:就让人放掉船桨让船顺流而下。
灞桥冲冻:灞桥因冻而断。灞桥,在长安东门外,跨渭河,为古代关中交通要道。冲冻:因冻而断。赢得:得到,指灞桥被冻断。
何处玉龙:何处出现像龙一样的冰柱。霎时战败:忽然冰柱崩裂,如同战败一般。一片抛鳞御甲声:一片冰块破裂的声音。鳞:鳞片,这里泛指冰。御甲声:铠甲撞击声。
还追忆:还追念往事。星陨:星星坠落。遗恨难平:留下遗憾难以弥补。
【赏析】
本词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咏雪词,全词借咏雪抒发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不平。
开头两句“十里春城,千秋古墓”,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患意识,“老树峥嵘”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而“悲风四起,枭呼木末”则更加强调了这种无情的现实,使得整个画面都笼罩在一种苍凉的氛围中。
接下来的两句“浮云低度,厓拄冰泠”,进一步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场景,“浮云低度”形象地表现出了大雪纷纷扬扬的情景,而“冰泠”则给人一种寒气逼人的感觉,这既与前面的“悲风”相呼应,又为后面的“踏雪寻梅”做铺垫。
词人的视线转向了自己,“屐齿迷离,帽檐欹侧”,描绘出了自己在大雪中的狼狈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这种状态正好与前面的“悲风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扑面飞花煞有情”,这句诗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了一个高潮,雪花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落在脸上,时而飞过头顶,给人一种既冷清又浪漫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了词人在此刻内心的复杂情绪。
“方凝伫,恍灵旗高飐,长剑空横”,这里词人通过想象,将自己的形象与神旗、长剑联系起来,展现了自己豪迈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和失落。而“他时闲眺闲凭,奈此际崚嶒冰雪撑”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于当前局势的担忧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最后两句“似剡溪乘兴,便教舟放;灞桥冲冻,赢得诗成”,则是词人对于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借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里的“剡溪”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曾乘船游览过的长江支流剡溪,而“灞桥”则是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此写诗的地方,两者都被用来象征词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整首词通过咏雪这一主题,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