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外,极目似迷漫。
渔唱有时喧远浦,海云无意失前山。
一鸟正飞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本题中,“芳草”是关键词;“迷漫”,即迷蒙,形容水波荡漾,一望无边。“渔唱有时喧远近”意思是:渔船的歌声有时在近处,有时在远处响起。“海云无意失前山”意思是:海天相接的云彩无意地遮蔽了远方的群山。“一鸟正飞还”意思是:一只飞翔的鸟儿正向着它自己原来飞去的方向归来。“归”,本义为返回、回来,此处指鸟儿向家飞去。“鸟”字是诗人观察的结果,“归”字则暗合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芳草连天,远望就像一片迷蒙的烟波。
渔歌时而从近处传来,时而从远处飘来,仿佛有意无意地扰乱了我的心神。
一只飞鸟正朝着它自己的家飞回。
注释:
芳草外:芳草连绵不绝,看不到尽头。极目:放眼眺望,形容视野极为广阔。似:好像,像。迷漫:迷蒙,形容水波荡漾,一望无边。
渔唱有时喧远近:渔人唱着歌儿,有时在近处,有时在远处响起。喧:喧闹。时:不时,不定时,有时。
海云无意失前山:海天相接的云彩无意地遮蔽了远方的群山。无意:无意之间,不经意之间。
一鸟正飞还:一只飞翔的鸟儿正向着它自己原来飞去的方向归来。正:正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远景,后两句写近景。前两句写江边春景,后两句写江心春景。
起笔二句点出江南景色的特点:“芳草”,是江南常见的植物,这里泛指芳草地。“芳草外”,就是芳草以外,也就是远远望去,看不到尽头。“极目似迷漫”,用一个“迷”字,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天芳草连天的辽阔景象。接着二句写江边的景色:“渔唱有时喧远近”,写江面上渔人唱歌的景象。“有时”,说明并非总在歌唱,而是有时在歌唱,有时不在歌唱。“渔唱”二字是关键,它不仅表明了时间是在傍晚或夜晚,而且暗示了江面的开阔与宁静——没有惊涛骇浪,也没有舟楫往来,只有江面上的渔夫在尽情歌唱。这样写,既切出了题中的“晚霞”二字,又使画面显得格外优美动人。“海云无意失前山”,写江面上升腾的白云,它们无心地遮挡住了远处的群山。这一句中“无意”二字是关键。它不但揭示了云彩飘忽变幻的动态美(如《诗经·小雅·斯干》所云),而且暗示出江面上的平静和安宁——“无意”而“失”,更增添了几分恬静、闲逸的情趣。最后二句写江心的情景:“一鸟正飞还。”这里的“正”字也是关键。它不但表现了时间的紧迫性(天色已晚),而且暗示了江心的空阔和空旷(没有人声的干扰)。这二句虽然只是写了一只飞翔的小鸟,却把整个江面的景象都包容在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