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添秋,庭中泻暑,又是他乡七夕。
玉藕青菱,往事尽成于邑。
恰今宵、小雨孤灯,是去年、背人面壁。
任灵鸟、渡尽天孙,天涯孤客正萧瑟。
休言会少离多,堪叹美人黄土,抚今追昔。
叠水崇山,杳渺梦魂都隔。
疏棂外、几阵楸梧,夜阑时、一腔蟋蟀。
又何心,卧看牵牛,去听高楼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最后点出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本题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概括:
- 抓住诗眼——关键字;2. 抓住意象的特点;3. 分析诗歌的情感(意境);4.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首先看第一联“心上添秋,庭中泻暑,又是他乡七夕”,这一句描写了七夕节的天气炎热,但作者却感到心中添秋意,又因为身处异乡更增添了思乡之情。“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古人称这个日子为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后,每年这一天鹊桥相会。“七夕”一词在古代诗词中经常作为抒情的主题。“添秋”一词用得好,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为下文铺垫。
第二联“玉藕青菱,往事尽成于邑”,这里用玉藕和青菱来比喻美好的事物。“邑”在这里是指故乡。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
第三联“恰今宵、小雨孤灯,是去年、背人面壁”,这里的“孤灯”是指孤独一人的灯光,而“背人面壁”则形容诗人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子或空旷的房间,没有亲人陪伴。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景。
第四联“任灵鸟、渡尽天孙,天涯孤客正萧瑟”,这里的“天孙”指天上的织女星,而“萧瑟”则形容诗人心境凄凉、孤独寂寞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天孙和织女的传说故事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接下来是尾韵,“休言会少离多,堪叹美人黄土,抚今追昔”,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美人已化为黄土,而自己只能在回忆中缅怀故人。
尾韵,“叠水崇山,杳渺梦魂都隔”,这两句诗以山水之景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和困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的描述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思乡怀旧、孤独寂寞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示例:
绮罗香
庚寅七夕
心上添秋,庭中泻暑,又是他乡七夕。
玉藕青菱,往事尽成于邑。
恰今宵、小雨孤灯,是去年、背人面壁。
任灵鸟、渡尽天孙,天涯孤客正萧瑟。
休言会少离多,堪叹美人黄土,抚今追昔。
叠水崇山,杳渺梦魂都隔。
疏棂外、几阵楸梧,夜阑时、一腔蟋蟀。
卧看牵牛,去听高楼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