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帆浦笛,是吾家远阁,阑干间物。
下嵌老梅铺铁藓,点缀池塘峭壁。
八载难归,百端横集,往事成鸿雪。
长安辇上,知他若个豪杰。
喜汝径办归装,买扬州小妇,趁春潮发。
夜火羌村宵梦稳,笑问烛因谁灭。
我在街南,何时相对,诉盈颠华发。
更阑吟罢,明明此意如月。

念奴娇·纬云弟八载京华昨始旋里湖帆浦笛,是吾家远阁,阑干间物。下嵌老梅铺铁藓,点缀池塘峭壁。八载难归,百端横集,往事成鸿雪。长安辇上,知他若个豪杰。喜汝径办归装,买扬州小妇,趁春潮发。夜火羌村宵梦稳,笑问烛因谁灭。我在街南,何时相对,诉盈颠华发。更阑吟罢,明明此意如月。

【注释】

⑴八载: 八年。

⑵京华:京城。

⑶旋里:返回故里。

⑷憩西村:停留于西村。

⑸不遑:不能。一说“遑”通“遑”,来不及。

⑹握手先寄此词:指在西村与纬云弟分别时,作者写下了这首《念奴娇》词赠给他。

⑺东坡赤壁词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冬。当时作者任江夏(今湖北武昌)县令。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离京城,回到家乡的欣慰和祝福。全词语言豪放,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上片写景起兴。开篇即以“湖帆”、“浦笛”点明地点,以“是吾家远阁”表明自己身在京师。“阑干”句承上启下,由眼前景物过渡到回忆旧事。作者从自己出发,想到家中的老梅,它生长得又黑又亮,布满铁锈般的苔藓,正像一幅画。接着又由老梅联想到池畔的峭壁,它们都显得那么峻拔险峻,令人生畏。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景色的描写,又是对老梅、池壁的象征性描绘。“八载难归,百端横集”,“八载”是指作者在京师任职已经八年,“百端横集”则是指作者在这期间遭受的种种打击与磨难,有朝廷的政治斗争,有个人遭遇的不幸等。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作者一直没有能够回家去团聚,心中充满了悲愁怨恨。

过片三句,进一步抒发感慨。“长安辇上,知他若个豪杰”。长安城是唐代的都城,作者在这里指的是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作者用“他”代指皇帝,意思是说皇帝如果真有雄才大略的话,就应该是一个英明果断、能征善战的君主;如果皇帝没有这种品质的话,那就应该是一个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昏君。言外之意是希望皇上能够励精图治,振兴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争的折磨。

接下来四句,是说自己为朋友感到高兴。“喜汝径办归装”,意思是说你喜欢现在准备着装束回乡的情景;“买扬州小妇”是说你想购买一位美丽的女子来陪伴你;“趁春潮发”是说乘着春天的潮水顺流而下。“买扬州小妇”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辞,因为扬州是当时的繁华之地,也是诗人的故乡,所以他才会如此设想自己的妻子在扬州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回来做伴。

最后五句写夜晚思念之情。“夜火羌村宵梦稳”,意思是说晚上我在自己的家里,火光熊熊地照在身上,让我安稳地睡了一个好梦;“笑问烛因谁灭”的意思是说,我梦见一个小孩子问我,蜡烛为什么自己熄灭了?这里作者借小孩之口巧妙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也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下片转写送别情景。“我在街南”,是说自己现在在京城的街道南边;“何时相对”,意思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见面啊!“诉盈颠华发”,意思是说我现在满头白发,已经衰老了;“更阑吟罢”,意思是说时间已经到了深夜;“明明此意如月”,意思是说我想表达的情感就像月亮一样皎洁明亮。

整首词语言豪放奔放,情感真切动人,意境开阔高远,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