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鞭飞锦伞,凤城南去,红杏着花初。
建牙男子事,千骑东方,送尔上头居。
碧油幢卷,碾轻车、小猎平芜。
风流甚、茸茸绿草,浅映绣蝥弧。
愁余。
庾郎善赋,江令工文,任凭陵今古。
总输与、军中陶侃,江上周瑜。
何时玉靶元戎队,劈黄獐、烂醉驼酥。
毛锥子,问伊直一钱无。
【注释】
一鞭:指马鞭,这里借代坐骑。锦伞:指用锦制作的伞。凤城:即京城长安。红杏:春花,也指美女。千骑:指仪仗队。东方:指京都长安所在地东都洛阳。上头居:指到朝廷做官。油幢:指彩绘的旗帜。碾轻车:指乘坐轻车。平芜:指平坦的原野。茸茸绿草:形容草地郁郁葱葱。绣蝥弧:指军旗上的装饰纹样,形似蝎子尾,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标志。庾郎:指庾信,南朝梁代诗人、文学家。江令:指江淹,南朝齐梁间诗人、文士。任凭陵今古:指任意欺凌古今的人。陶侃:东晋初年政治家、军事家。江上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曾镇守江南,与曹操对峙。元戎队:指军队中的主帅队伍。玉靶:指箭靶。毛锥子:喻指笔杆,这里用作自称,表示自谦之辞。元戎队:指军队中的主帅队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汉晋春秋》:“王粲与诸葛亮俱为丞相参军,属刘备。先主领益州牧刘璋纲纪,粲作《初入府表》。先主览之不悦。及先主征刘璋,至涪,会天大雨道绝,亮遣人召之。……会亮病困在成都,属使来迎,而粲未至。亮怒曰:‘孟德以垂翅之鸾,求栖于罗张,吾虽不尔,顾君所图,政欲以炎火拯冰难耳。’”
【赏析】
此词是送别叶道子的词。作者通过描写送别的场面,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前程远大的祝愿。
上片起首三句写临行时的场面。“一鞭飞锦伞”,“飞”字极言其疾驰之速;“锦伞”,指华美的遮阳伞。接着写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凤城(指长安)去,红杏花开,春意正浓。“建牙男子事”“千骑东方”,点明送别的对象是赴临清任知府的叶道子,同时暗示出送别的地点是京城长安,时间是在春天,也是在清晨日出的时候,这是古人送别时的习俗。“建”、“千骑”,都是夸张的手法,渲染了一种隆重、庄重的气氛。
下片着重写叶道子的身份地位。“碧油幢卷”一句,写叶道子乘着由轻车组成的仪仗队,在原野上行进的情景。“碧油幢”,是皇帝仪仗队的装饰物,颜色为绿色或青色,这里泛指华丽的旌旗。接着又写叶道子的形象:“碾轻车,小猎平芜。”“碾轻车”,是说轻车如碾,速度极快,形象地描绘叶道子的威武雄壮;“小猎平芜”,说明叶道子武艺高强。这两句既是对送别的场面的描写,也是对叶道子身份的烘托。
下片主要写叶道子的身份地位和他即将承担的使命。“风流甚、茸茸绿草,浅映绣蝥弧。”这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既写出了叶道子的风度翩翩,也写出了他的才华横溢。“风流”一词历来被人们用来赞美文人学士的才气横溢、潇洒脱俗的气质,这里借用这一成语来形容叶道子,显得十分贴切。“茸茸绿草”,是说草地长得茂盛,绿得发亮;“浅映绣蝥弧”,是说军旗上的装饰纹样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几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而且含蓄地点明了叶道子的身份。
下片最后写叶道子的使命。“愁余”,是说自己感到惆怅不安;“庾郎善赋,江令工文”,是说庾信善于写诗,江淹擅长作文,两人都是有名的文学家;“任凭陵今古”,意思是说不论古今谁也不能欺负他;“总输与、军中陶侃,江上周瑜”,意思是说他一定会战胜敌人,成为像陶侃、周瑜这样杰出的将领。
结尾两句是送别时的自我解嘲。“毛锥子”,是自嘲之意,说自己不过是一支笔杆而已,但在这里却用来比喻自己;“问伊直一钱无”,意思是问对方你的价值有多大?“直一钱无”,是说价值不大,因为一支笔值不了几文钱。
这首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它把送别这一人生常事写得如此感人,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其次,这首词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再次,这首词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开头两句写送别场面,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中间两句写叶道子的身份和使命;末尾两句写叶道子对自己前途的自信。全词层次清楚,前后照应,脉络分明,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