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字墙儿,冰纹槅子,谢娘三径。
乌龙怕睡,吠煞翠梧桐影。
蔚蓝天、一派雁程,年年耽误萧关信。
又栖鸦闹过,谁家玉笛,叫西楼暝。
愁听。
商飙劲。
便黑了一灯,唤人谁应。
银鸭娇憨,还泥薰笼偎并。
卸蜜簪、划月阑干,峭寒陡觉秋夜丙。
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

【注释】

琐窗寒:宋词牌名。

本意闺情:指女子对所爱者的思念。

蛮字墙儿:用“蛮”字为墙,表示自己身处异国他乡。

冰纹槅子:形容窗户的花纹像冰一样透明。

谢娘:指歌女或美女。

乌龙:指黑豹。

翠梧桐影:指梧桐的影子。

蔚蓝:形容天空的颜色。

萧关信:指书信,因萧关在边塞,所以此处泛指远方的消息。

栖鸦闹过:乌鸦叫得很厉害,扰人清梦。

商飙:商音的旋风,即秋风吹来。

银鸭:指银制的水禽。

画阑干:指栏杆。

峭寒陡觉秋夜丙;秋夜凉气逼人,让人感觉到寒冷。

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诗经》中说:“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毛诗序》说:“《卷耳》,刺忽也。不能终礼,弃其亲也。思归者之不得见兮,故作是诗也。”意思是说,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人们要准备过冬。这里用菊花来比喻自己的爱人,说自己要陪伴着爱人度过冬天,而爱人却远在他乡,不能在身边相伴,只能让爱人在温暖的房间里好好地睡觉,而自己只能在寒冷的夜里忍受着相思的煎熬。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景起结,情景交融。

上片先写闺房内景,再写窗外景色。开篇“蛮字墙儿”,用“蛮”字为墙,表明自己身在异域他乡。次写室内陈设:冰纹槅子,象征冷月;谢娘三径,暗寓闺情。三句点出“蛮”字,又与“谢娘三径”相照应,写出了作者身临异地,心系家园的情景。四句写窗外之景:黑豹怕冷,躲在翠梧桐树上睡大觉;远处传来阵阵雁声,年年如此,打断了家人盼望亲人消息的心愿;乌鸦啼叫不休,扰人清梦,令人愁闷。

下片由景入情。五句写屋内之景:天已黄昏,灯火渐明,但此时已无一人回应。六句写室外之景:银鸭娇憨,还在薰笼里偎依着;卸下头上的金簪,划过阑干,独自倚栏凝望;峭寒逼人,使人心如刀绞,不觉间已是深秋时节。七、八两句写屋内之情:陪伴着黄花,把红棉被铺在床上,可冬灯却比往常更冷。

此词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抒发了闺中女子思恋远方亲人的深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婉约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