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银楼垂碧乳,夜夜老猿吟冷树。
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
结个茆庵山下路。
尘界茫茫无定据,雪里飞鸿风里絮。
山僧兴尽别溪山,一笑去,谁回顾。
明月满山无觅处。

【注释】

寒松:和尚的号。

云臣:诗人自谦之词。

驻锡:指僧人在寺庙里过夜,留宿。

善权:地名,今属河北定县。

玉洞银楼:即玉洞山,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区,山中有银装素裹、晶莹剔透、美如仙境的洞穴。

碧乳:碧绿的乳汁。

老猿吟冷树:形容猿猴在寒冷的树上发出的声音。

山僧:指寒松和尚。

飞锡:指僧人乘坐锡杖飞行(即步行)。

结个茆庵:搭建个小茅草房作为栖身之所。

无定据:没有固定的处所。

雪里飞鸿:比喻像飞鸿一样的人在风雪中行走。

风里絮:比喻像飘落的柳絮一样的人。

兴尽:兴致消失。

明月满山:指月亮高挂,照亮了整个山脉。

无觅处:找不到。

【赏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春,诗人与同为佛教信徒的和尚寒山,一起登玉洞山游览,并赋《天仙子》一歌以送别寒山。全诗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首句“和尚曾驻锡善权”,交代了寒山和尚的行踪。善权,即善政,是当时北方的一个州府名。第二句“今掩关北郭”,则说明寒山和尚如今已经离开那里,回到了自己的地方。这两句看似平淡,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寒山和尚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玉洞银楼垂碧乳”和“夜夜老猿吟冷树”,则是对玉洞山的自然景观和猿猴生活的生动描绘。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特别是“夜夜老猿吟冷树”一句,更是将自然景色与人类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中间两联“飞锡住,浮杯渡”到“一笑去,谁回顾”,则是对寒山和尚隐居生活和与作者离别场景的描绘。其中既表现了寒山和尚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情怀,又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无奈和感伤。尤其是“谁回顾”一句,更是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明月满山无觅处”,则是对整个离别场景的总结和升华。它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和憧憬。同时,这句诗还蕴含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和哲理,让人们在品读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寒山和尚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离别场景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友情之深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独特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