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年来、此中日夕,泪痕被面如洗。
莺莺燕燕张公子,空皱一池春水。
谁得髓。
便白石玉田,都付旗亭里。
酒阑人起。
想红烛筵前,乌丝阑底,尽做别离味。
知音少,前辈爱才曾几。
当时沈范堪拟。
春风传唱扬州路,齐卷竹帘十里。
我倦矣。
似漂转飞花,未许游丝系。
旧游应记。
但寄语燕台,酒人相见,有口且深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宴席上泪流满面的情景,以及她对离别的感受。全诗以“买陂塘”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的开头“算年来、此中日夕,泪痕被面如洗。”描述了这位女子日夜思念的心情,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泪水。这一句中的“泪痕被面如洗”形象地描绘了她的美貌,同时也表达了她的悲伤和无奈。
“莺莺燕燕张公子,空皱一池春水。”这句诗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景象,莺莺燕燕的鸟儿们欢快地歌唱着,而主人却感到孤单寂寞,只能独自皱眉叹息。这里的“空皱一池春水”既形容了宴席的热闹气氛,又表达了主人内心的孤独。
“谁得髓。便白石玉田,都付旗亭里。”这句诗暗示了宴会的主人已经离开了这里,他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但现在却要离开。这里的“谁得髓”可以理解为谁能够得到这份美好,而“便白石玉田,都付旗亭里”则表示这份美好已经被带走,只留下回忆。
“酒阑人起。想红烛筵前,乌丝阑底,尽做别离味。”这句诗描述了宴会结束的时刻,人们纷纷起身离去。这里的“红烛筵前,乌丝阑底”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的场景,而“尽做别离味”则表达了宴会结束后人们的离愁别绪。
“知音少,前辈爱才曾几。”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知音”可以理解为知己或好友,而“前辈爱才曾几”则表示过去的友人曾经深爱才华横溢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场景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