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幕低垂,银钩双控。
栏杆十二花阴重。
空馀今夜月华明,画楼寂寞无人共。
髻乱惊鸦,钗欹金凤。
避愁无计惟寻梦。
几番辗转不成眠,谁家玉笛声三弄。
诗句解释:
- 绣幕低垂,银钩双控。
- 这句话描述了室内装饰的精致与华丽。绣幕低垂意味着帷幕拉得很低,可能是为了保持凉爽或保护隐私。银钩双控则描绘了挂在墙上的银色钩子,暗示着窗帘或其他遮挡物被拉下或固定好,以适应夜晚的黑暗环境。
- 栏杆十二花阴重。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栏杆通常指的是建筑中的扶手,十二花阴可能是通过栏杆观赏到的植物(如花木)所形成的阴影,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空馀今夜月华明,画楼寂寞无人共。
- “空馀”意味着除了这些自然美景外,还剩下其他事物。这里的“月华”即月亮的光芒,而“画楼寂寞无人共”则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景象,一座装饰华丽的楼阁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寂静,没有其他人陪伴。
- 髻乱惊鸦,钗欹金凤。
-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发髻凌乱和钗饰不整的样子。髻乱可能是因为头发散乱未整理,而钗欹金凤则形容钗上的金凤凰饰品由于某种原因倾斜或脱落,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 避愁无计惟寻梦。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试图通过梦境来逃避现实痛苦的心情。在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他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以求慰藉。
- 几番辗转不成眠,谁家玉笛声三弄。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因思念或忧虑而难以入睡的情况。辗转反侧表示多次尝试入睡但未能成功。而“谁家玉笛声三弄”则描绘了一幅夜晚宁静的场景,有人吹奏着悠扬的笛声,这种声音可能让人感到愉悦,也可能是触发了诗人更深的思乡之情或对往昔的回忆。
译文:
绣幕低垂,银钩双控。
栏杆十二花阴重。
空余今夜月华明,画楼寂寞无人共。
髻乱惊鸦,钗欹金凤。
避愁无计惟寻梦。
几番辗转不成眠,谁家玉笛声三弄。
赏析:
《踏莎行》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和内心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精细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夜晚的美丽景象和深沉的情感氛围。
首句“绣幕低垂”和“银钩双控”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环境。绣幕的低垂给人一种保护隐私的感觉,而银钩的双控则可能意味着窗户被轻轻关闭,以防止外面的噪音打扰。这些细节不仅美化了画面,也传达了主人家的舒适和安逸。
“栏杆十二花阴重”描绘出栏杆后形成的浓密花影,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诗中常见的赏花、品茗等雅事,体现了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空余今夜月华明”则转换了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的自然景观。明月高挂,清辉洒满大地,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明亮和清新。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慨与赞美。
“髻乱惊鸦,钗欹金凤”两句通过人的动作和饰品的变化,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女子的肖像。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思考和描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情感的秋夜场景中。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