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从公久。
十馀年、衙参听政,槐厅邂逅。
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
偶绾此、铜章墨绶。
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去思颂,万民口。
两家同是忠宣后。
念鲰生、同居皖籍,他乡聚首。
敬梓恭桑偏谊笃,略分言情希有。
竟不料、来朝马走。
他日龙湫来揽胜,待洪崖、再挹浮邱袖。
论文字,一樽酒。
诗句翻译和注解:
- “两浙从公久。十馀年、衙参听政,槐厅邂逅。”
- 注释: 在两浙地区跟随公(指官员)已经很久了。
- “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偶绾此、铜章墨绶。”
- 译文: 管理百姓,催收赋税,评定成绩,没有愧对我的人民母亲。偶尔执掌这铜章和墨绶,表示荣誉。
- “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去思颂,万民口。”
- 译文: 在一个任期内刚到任治理,就打算施展自己的才能,如栽培花卉一样精心照料。人们会记住他的功绩,赞美他的声音在民众中回响。
- “两家同是忠宣后。念鲰生、同居皖籍,他乡聚首。敬梓恭桑偏谊笃,略分言情希有。”
- 注释: 我和你的家族都是忠于宋朝的人。考虑到我是徽州人,你也是,所以虽然我们身处异地,但我们的感情深厚。我尊重你种植松树和桑树的情谊,这是很少见的。
- “竟不料、来朝马走。他日龙湫来揽胜,待洪崖、再挹浮邱袖。”
- 译文: 我没想到你会突然到来,像马跑一样匆忙而来。将来有一天你来到龙湫山(传说中的名胜之地),我要再次拜访你,就像洪崖先生那样。
- “论文字,一樽酒。”
- 译文: 我们讨论文学和诗歌,举杯共饮。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个官员与另一个同姓官员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彼此之间深厚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诗中的“铜章”和“墨绶”象征着身份和荣誉,而“去思颂”,则代表着对对方政绩的肯定和赞誉。最后两句通过“洪崖”和“浮邱”两个典故,进一步凸显了作者与对方的情感深度和对未来相聚的期望。整首词既展现了官场上的应酬之作,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