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穿来草子儿。
光似牟尼,圆似牟尼。
蒲团坐破念阿弥。
光放支提,花散军持。
百八声中一念疑。
不著虚空,即堕贪痴。
若为心似净琉璃。
水静鱼游,两不相知。
诗句解析:
- 一串穿来草子儿 - 描述了一串小草穿过的景象。
- 光似牟尼,圆似牟尼 - 形容这些小草的光芒和圆形,类似于佛教中的牟尼珠。
- 蒲团坐破念阿弥 - 坐在蒲团上打坐,通过念佛来修行。
- 光放支提,花散军持 - 描述光芒照射到支提(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以及花朵散落在战场上。
- 百八声中一念疑 - 百八声中表示很多声音或杂音,但只有一念是疑惑的。
- 不著虚空,即堕贪痴 - 不执着于虚空,就能避免陷入贪婪和愚痴。
- 若为心似净琉璃 - 假设你的心灵能够像纯净的琉璃那样清澈透明。
- 水静鱼游,两不相知 - 水面平静,鱼儿自由游动,彼此之间互不干涉。
译文:
一串小草从眼前穿过,
它们的光芒如同佛像的光环般明亮,
它们的形状圆润如同佛像的眼睛。
我在蒲团上打坐,念诵着佛经来修行,
光芒照亮了支提山,花朵散落在战场旁。
在无数的声波中,我只怀疑一件事,
我放下对世界的执着,不再沉迷于欲望和愚昧。
如果我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就像清水静止时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
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清明。诗人通过对一串小草、佛像光环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物质世界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法修行的虔诚。蒲团上的念诵声和战场上花瓣飘落的画面形成对比,象征着心灵上的宁静与外界纷扰的隔绝。通过“百八声中一念疑”这一形象,传达了禅宗中的“不立文字”思想,即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来理解佛法。最后,诗人以自然界的水和鱼的关系作为比喻,表达了心灵的自由与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整首诗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