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如丝,心似水。
恨结心牵,教我如何理。
剔盏残灯仍不睡。
有梦堪寻,魂也知来未。
履春冰,含血泪。
历尽颠危,蜀道平如砥。
瘦骨强支霜雪里,悄悄忧心,搅得常如碎。
苏幕遮 感怀
恨如丝,心似水。
恨结心牵,教我如何理。
剔盏残灯仍不睡。
有梦堪寻,魂也知来未。
履春冰,含血泪。
历尽颠危,蜀道平如砥。
瘦骨强支霜雪里,悄悄忧心,搅得常如碎。
注释:
- 恨如丝:比喻心中的怨恨像细丝一样长长地缠绕着。
- 心似水:形容心情平静如水,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痛苦和不满。
- 剔盏残灯仍不睡:形容在深夜中仍然坚持工作或学习,不顾疲劳地思考着。
- 有梦堪寻:虽然心中有梦,但却难以实现。
- 履春冰:比喻在艰难的环境中行走,需要小心谨慎。
- 含血泪:形容内心极度悲伤,泪水已经干涸。
- 历尽颠危:经历各种困难和危险,形容经历了许多磨难。
- 蜀道平如砥:比喻经过艰难的旅程后,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 瘦骨强支霜雪里:形容身体消瘦,但依然坚韧地支撑着自己。
- 悄悄忧心:形容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不敢与他人分享。
赏析:
这首《苏幕遮》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遭遇的词作。诗人以“恨如丝,心似水”开篇,描绘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深深的怨恨又有如水般平静的心。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困惑,即使有梦想,也无法实现。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描写,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前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命运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