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换亭皋树,萧萧瘦摩烟景。
枫岸拖红,桐阶堕碧,响接寒砧催暝。
霜痕略剩。
笑客鬓赢来,半江秋影。
晼晚年华,为谁着意做疏冷。
短檐积阴悄减,远山摇落处,堆遍樵径。
色带残阳,声和细雨,凄断黄昏频听。
愁深月静。
又奚索平林,露鸦啼醒。
送尽离情,一沟流水净。
【译文】
秋日里,台城路,西风萧瑟吹拂着梧桐树,萧索凄冷。
枫林岸边红叶飘零,桐阶碧叶纷纷落下,砧声传来催促黄昏。
霜露在鬓发上留下痕迹,笑客的鬓角已被秋天染白,只有江上的残影一半映照着秋天。
晚年的时光,为什么还要刻意保持清冷疏淡呢?
短墙积满雨后阴霾,远处山峦摇落之处,堆满了打柴人的小路。
夕阳余晖下,色彩与微雨相融,凄凉断续不断,黄昏时分频频听到。
愁苦深远到月色宁静的时候,又有谁能够像林中的乌鸦一样啼叫将人唤醒呢?
离别之情送尽了,一沟清水也洗涤干净了。
【赏析】
《台城路·秋叶和桐花阁韵》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此词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全词以西风吹动树木,枫红、桐叶、寒砧之声,烘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秋风氛围,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
上片“西风吹换亭皋树,萧萧瘦摩烟景”两句,点明题中“秋叶”,并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西风吹动树木,萧萧的响声在亭皋之间回荡,仿佛在摩灭烟雾一般。这里描写的是秋季特有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凄凉的感觉。
过片处“枫岸拖红,桐阶堕碧”两句,通过色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秋意之浓。红色的枫叶在岸边拖曳出长长的影子,绿色的桐叶从台阶上纷纷坠落,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
下片“短檐积阴悄减,远山摇落处,堆遍樵径”几句,描写了秋天山林的景色。短檐上积满了厚厚的雨水,远处的山峦在摇落之后堆积成了一片片的山径,给人一种深深的寂静之感。这里通过对秋天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色带残阳,声和细雨,凄断黄昏频听”三句,通过描绘夕阳和细雨的景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残阳如血,细雨如丝,黄昏时分,听着这凄切的声音,更加深了内心的孤独感。
尾段“愁深月静,又奚索平林,露鸦啼醒”几句,通过对夜晚月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月光如水,夜色如墨,深夜之中,只有露水在林间飞落,乌鸦的啼叫声打破了沉寂。这里的“又奚索平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渴望与期盼之情;而“露鸦啼醒”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这首词以西风吹动树木,枫红、桐叶、寒砧之声,烘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秋风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词意境高远,情感深沉,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