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残细雨清明日,游子天涯渺白云。
零落桃花向山路,何人携酒滴荒坟。
注释:
飘残细雨清明日,游子天涯渺白云。
细雨纷飞着,清明时节的清晨,我独自在天涯之外,看着茫茫白云飘荡。
零落桃花向山路,何人携酒滴荒坟。
凋零的桃花落在了山路上,谁又在荒凉的坟墓前洒下美酒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清明即事》。全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飘残细雨清明日”,以“飘残”二字点明了春雨的特点,同时暗示了清明时节的雨水。清明时节的雨水常常伴随着细雨绵绵,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天气里出游,不禁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迷茫。
颔联“游子天涯渺白云”,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面对着茫茫的白云,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奈。这种情感与前面的春雨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颈联“零落桃花向山路,何人携酒滴荒坟”,则将画面从山水转向了墓地。诗人看到的是凋零的桃花散落在山路上,而那些无人问津的坟墓前,又有谁来携带美酒,为逝去的亲人献上祭品呢?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也揭示了清明节的特殊意义——人们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为逝去的亲人献上祭品,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