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别思渺江头,每望乡音结远愁。
独倚空斋残月夜,盈庭落木雁声秋。
【注释】
闻雁:听到大雁的叫声。
频年别思渺江头:频频思念着离别的人。渺,遥远。
每望乡音结远愁:每逢听到乡音就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忧愁。
独倚空斋残月夜,盈庭落木雁声秋:独自站在空旷的书房里,看着月亮西坠(残月),听着落叶萧飒的响声,大雁的叫声在秋风中回荡。
【赏析】
“频年别思渺江头”,开头两句写自己因长期远离故乡,所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非常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思念又常常伴随着听到大雁的叫声,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忧郁。“别思”是离别后的思念,“渺”字用来形容思念之远;“江头”即江边,指作者的家乡所在之地。诗人将“别思”与“江头”相联系,说明其思念的源头就是家乡,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
“每望乡音结远愁”,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忧愁情绪。每当看到熟悉的乡音时,都会激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忧虑,这种忧愁的情绪一直伴随着诗人度过每一个夜晚。诗人以乡音作为媒介,将思念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亲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独倚空斋残月夜,盈庭落木雁声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孤独地站在空无一人的书房中,仰望着残阳如血的天空和满地落叶的景象。此时,大雁的叫声在秋风中回荡,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以自己孤独的身影和落寞的心情为背景,将大雁的叫声融入到自己的情感之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以大雁的叫声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通过描写诗人在江头、空斋、残月等场景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