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梅溪,姜石帚,涩体梦窗叟。
不事形摹,秦七与黄九。
试论北宋南唐,偷声比调,谁得似、玉昆金友。
章江口。
惯自家宴樽前,筝人记红豆。
一束朋笺,岂意入吾手。
只合阑药香时,筒荷卷处,次第付、笛床歌袖。
祝英台近·题丁雁水韬汝词稿
史梅溪,姜石帚,涩体梦窗叟。不事形模,秦七与黄九。试论北宋南唐,偷声比调,谁得似、玉昆金友。章江口。惯自家宴樽前,筝人记红豆。一束朋笺,岂意入吾手。只合阑药香时,筒荷卷处,次第付、笛床歌袖。
注释:
- 史梅溪:指宋代词人史达祖,字梅溪(一作梦窗)。
- 姜石帚:姜夔,字石帚,号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
- 梦窗叟:梦窗,指的是宋代词人张炎,字公瑾;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
- 不事形模:指不刻意模仿古人的诗词风格。
- 秦七黄九:秦观和黄庭坚,都是宋代著名词人。
- 偷声比调:指在创作中巧妙地借鉴其他作品的音律和韵脚。
- 玉昆金友:形容才华出众,如同玉一般珍贵,如金一样有价值。
- 章江口:指的是江西章江的入口,也泛指江西地区。
- 惯自家宴樽前:习惯于在自己的家中饮酒作诗。
- 筝人:即弹筝的女子。
- 一束朋笺:指收到朋友赠送的书信。
- 阑药香时:指春天花开花落之时,也比喻时间已经过去。
- 筒荷卷处:指秋天荷叶凋零的景象。
- 次第付:逐渐地交给别人。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文人丁雁水为友人丁雁水的词稿所作,通过赞颂好友的才华和作品,表达了深深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词的开篇以史梅溪、姜石帚、梦窗叟等人物作为引子,点明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追求。接着通过对北宋南唐时期的比较,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艺术造诣,认为其作品如同玉昆金友一样珍贵。然后词中又提到了章江口、筝人记红豆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最后,词人通过“一束朋笺”、“只合阑药香时”等句子,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