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楼侵晓,望樟亭木末,雾收川净。
谁把钱塘犀弩射,冲落惊涛千顷。
霸业孙郎,高风严子,毕竟论谁胜。
西台寂寞,更何人扫岩磴。
最爱踯躅花繁,画眉啼处,高下穿红影。
十载重来头已白,愁对清江如镜。
沙际鸬鹚,门前乌桕,引我移家兴。
罛师渔父,结邻尽许相并。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通过描写钱塘江上雾收川净的景象,赞美了孙郎(孙权)和严子陵的霸业和高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 富春道中:指富阳到春山(今浙江富阳)的一段江水。
- 舵楼:指船的驾驶楼。侵晓:清晨。
- 樟亭木末:指江边的樟树下。雾收川净:雾气消散,江水清澈可见。
- 谁把钱塘犀弩射:谁能够用犀牛角制作的弓箭射击?
- 冲落惊涛千顷:冲刷掉惊涛万顷。
- 霸业孙郎:霸业指的是孙权,孙郎是其字。
- 高风严子:高风指的是严光,严子是指严子陵。
- 西台:指古代帝王的宫殿,这里泛指故居。寂寞:空寂无人居住。
- 踯躅花繁:杜鹃花开得繁茂。
- 画眉啼处:形容杜鹃鸟鸣叫的样子。
- 十载重来头已白:指十年之后回来看到的白发已经布满了双鬓。
- 沙际鸬鹚:河沙里的鸬鹚。
- 门前乌桕:家门前的乌柏树。
- 罛师:渔夫。
- 钓师:钓鱼的人。
- 结邻:结交邻居。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富阳至春山一带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词中的“霸业孙郎”和“高风严子”,分别代表了孙权和严光两位历史人物,他们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品质成为了词人心中永恒的典范。而“西台寂寞”、“十载重来头已白”等句子则透露出词人对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建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辛弃疾诗词作品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