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
他家文字没亲疏,莫起功夫求的意。
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止。
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十二时颂》之一,共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日昳(yì)未,心地何曾安了义?
太阳西斜之时,心境是否平静?心无宁日,又怎能找到真正的安宁之道?
他家文字没亲疏,莫起功夫求的意。
他人家的文字没有亲疏远近之分,不必过于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
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止。
任由世事纵横交错,不必过于忌讳;人生在世,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或习惯,要自由自在地生活。
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
无论是使用语言还是行动,都离不开声音与色彩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们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景色,引发人们对内心平静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内在平和并不取决于外在条件或他人的看法,而是要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同时,他也强调了人生的自由和多样性,认为我们应该不受传统束缚,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