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记情事,惟愿两心相似。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注释】
星渐稀,漏频转:指夜已深了。
轮台声怨:指边塞将士思乡之怨。
挑锦字,记情事:女子给远方的恋人寄信,捎去自己的思念之情。
两心相似:意即愿与爱人心意相合。
玉钗横枕边:意指女子将玉钗放在枕头旁以作纪念。
【赏析】
词牌名。双调小令。此词上片写闺中少妇的怀人之情;下片写女子为情所困,彻夜不眠的情景。全词语言朴素而含蓄婉转,意境优美。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记情事,惟愿两心相似。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注释】
星渐稀,漏频转:指夜已深了。
轮台声怨:指边塞将士思乡之怨。
挑锦字,记情事:女子给远方的恋人寄信,捎去自己的思念之情。
两心相似:意即愿与爱人心意相合。
玉钗横枕边:意指女子将玉钗放在枕头旁以作纪念。
【赏析】
词牌名。双调小令。此词上片写闺中少妇的怀人之情;下片写女子为情所困,彻夜不眠的情景。全词语言朴素而含蓄婉转,意境优美。
谁怜鬓双白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谁怜鬓双白的作者是:牛峤。 谁怜鬓双白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怜鬓双白的释义是:谁怜鬓双白:没有人同情自己已经斑白的鬓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自己年老色衰的感慨。 谁怜鬓双白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怜鬓双白的拼音读音是:shuí lián bìn shuāng bái。
袁安忧国心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袁安忧国心的作者是:牛峤。 袁安忧国心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袁安忧国心的释义是:袁安忧国心:指袁安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和忧虑。袁安,此处借指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人。忧国心,即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心。 袁安忧国心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袁安忧国心的拼音读音是:yuán ān yōu guó xīn。
不觉冲暝色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不觉冲暝色的作者是:牛峤。 不觉冲暝色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觉冲暝色的释义是:不觉冲暝色: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暗。 不觉冲暝色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觉冲暝色的拼音读音是:bù jué chōng míng sè。 不觉冲暝色是《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的第28句。 不觉冲暝色的上半句是:
今来略倚柱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今来略倚柱的作者是:牛峤。 今来略倚柱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今来略倚柱的释义是:今来略倚柱:现在我略微倚靠在柱子上。 今来略倚柱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今来略倚柱的拼音读音是:jīn lái lüè yǐ zhù。 今来略倚柱是《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的第27句。 今来略倚柱的上半句是
经年避矛戟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经年避矛戟的作者是:牛峤。 经年避矛戟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经年避矛戟的释义是:经年避矛戟:多年躲避战乱和纷争。 经年避矛戟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经年避矛戟的拼音读音是:jīng nián bì máo jǐ。 经年避矛戟是《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的第26句。 经年避矛戟的上半句是:
薄命值乱离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薄命值乱离的作者是:牛峤。 薄命值乱离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薄命值乱离的释义是:薄命值乱离:命运不幸,恰逢乱世分离。 薄命值乱离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薄命值乱离的拼音读音是:báo mìng zhí luàn lí。 薄命值乱离是《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的第25句。 薄命值乱离的上半句是
犹是飘蓬客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犹是飘蓬客的作者是:牛峤。 犹是飘蓬客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犹是飘蓬客的释义是:犹是飘蓬客:仍然像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漂泊无定的客人,比喻诗人仍然是一个四处漂泊的人。 犹是飘蓬客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犹是飘蓬客的拼音读音是:yóu shì piāo péng kè。
虽称含香吏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虽称含香吏的作者是:牛峤。 虽称含香吏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虽称含香吏的释义是:虽称含香吏:虽然被称为掌管香料的官员。 虽称含香吏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虽称含香吏的拼音读音是:suī chēng hán xiāng lì。 虽称含香吏是《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的第23句。 虽称含香吏的上半句是
欲竞雕弧力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欲竞雕弧力的作者是:牛峤。 欲竞雕弧力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欲竞雕弧力的释义是:欲竞雕弧力:想要展示射箭的高超技艺。其中,“雕弧”指精美的弓箭,“力”指力量或技艺。 欲竞雕弧力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欲竞雕弧力的拼音读音是:yù jìng diāo hú lì。
兴来挥兔毫出自《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兴来挥兔毫的作者是:牛峤。 兴来挥兔毫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兴来挥兔毫的释义是:兴来挥兔毫:兴之所至,随意挥洒笔毫。意指兴致勃发时,轻松自如地挥动笔杆书写。 兴来挥兔毫是五代十国代诗人牛峤的作品,风格是:诗。 兴来挥兔毫的拼音读音是:xīng lái huī tù háo。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井梧阴,庭树暝。 井边的梧桐树阴影斑驳,庭中树木已经暗淡。 - 井梧阴: 指井边梧桐树的阴影。 - 庭树暝: 庭院中的树木也显得昏暗,天色已晚。 2. 寂寂画栏人静。 画廊之中寂静无声,没有人声。 - 寂寂: 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 - 画栏: 指的是装饰有图画的长廊,常用于宫殿中。 - 人静: 表示周围非常安静,没有其他人的声音。 3. 蜡子焰,蟹衣筐。
诗句释义 1 小檀槽: 指乐器,檀木制成,通常用于琵琶等弦乐器。 2. 新捍拨: 指琵琶或类似乐器的新琴弦。 3. 弹就夜堂秋月: 在夜晚的厅堂中弹奏,月光如秋水般澄澈。 4. 银箭断: 描述音乐声如同箭一样锋利,突然中断。 5. 玉钗凉: 用玉钗触碰时感到凉爽,可能意味着冷风或者手指的寒冷。 6. 烛槃红泪长: 形容蜡烛燃烧时,泪水在烛盘上凝结成红色的痕迹,显得长久而哀伤。 7. 寒角动:
【注音】 更漏子(gèn lòu zhū):唐教坊曲名。 其三:第三首。 幔钩绳(miǎn gōu shéng):帷帐上系着的绳子。 复斗穗:指星斗。古人把斗柄与北斗星联系起来,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定季节。斗柄指向南方时,是夏季,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和斗勺相叠,形如斗状,所以称“复斗”。 寒夜美人半睡:指美女在寒冷的夜里,被惊醒后半坐半躺的样子。 云掩絮:云层遮住了柳絮。 月胧明:月光朦胧,隐隐约约
【译文】 灯前自己裁剪鲛丝和兽锦,灯下自己测量尺子和刀头。 晚来寒风多么刺骨啊,园中雾气薄,树木花落。 水面星影摇动池阁,山犬吠声,草虫鸣叫。 曲房内魂惊魂飞,魂灵在暗处颤抖。 【注释】: 1. 漏(lòu)子:古时的一种计时器,形如壶或盆,壶口刻有时辰,以铜为底,上覆斗,斗中盛水,壶盖扣于斗上,壶盖上刻有记时之字,故名。 2. 剪(jiǎn):剪裁,这里指缝制或裁剪。 3. 鲛(jiāo)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更”指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五刻,故称。“漏”指古代计时器,即铜壶滴漏,因铜壶中盛满水后,水从壶嘴流出,一昼夜共滴水七十二次,称为一更。“子”是词牌名的别体。“其”是第一的意思。 枣屏深,桦烛冷。 枣树屏风深,桦木蜡烛冷清。 复壁照人双影。 双层墙壁上照出人的两个影子。 鱼坠管,兽衔环。 鱼形的漏水管和兽形的漏水环。 一床衾枕单。 一张被褥和枕头。
【解析】 此诗为咏春景的词。上阕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下阕则以拟人化手法写杜鹃声哀婉动人。 “无数落花人不惜”,“不惜”指“人”对于落花的态度——不吝惜地将它们拾起,洗净、染红后献给自己,用以沐浴。 “胭脂不使作香泥”,“胭脂”指“人”用花来装饰打扮。此处指“人”不用鲜花做胭脂,而用它来做成泥土,即把花朵埋入土中做成肥料。 “莺掠去东西”,莺儿飞走了,不知飞向哪里。 “休絮乱,与丝齐”
【译文】 五更时分,风吹雨打,仿佛是零敲断打的钟鼓声。 残叶在风中摇曳,落花在空中飘荡,凄凉的来敲我的门。 雁阵南飞,声声入耳,传来了离人的一片伤心。 倚靠半枕,拥着孤衾,相思成疾不能成眠。 注释: 1. 五更风:指夜晚的风。五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 三点雨:指夜晚的雨,三点指的是夜晚的时辰之一,即戌时,此时正是下雨的时候。 3. 零钟断鼓
【解析】 此诗为《更漏子》组词之二。“春风香,秋月弄”写景抒情。“断送十年残梦”点明主题。“如意曲,定情诗”抒发感情。“巫山高,湘水远”写景抒情。最后两句是想象之辞,寄托诗人的希望和理想。 【答案】 译文: 春风送来阵阵花香,月亮也似有意地在玩弄着我。 我苦苦地想了整整十年的梦,可如今却已像断了线的风筝,被无情地吹散了。 那支如意曲子,那首定情诗歌,都是我相思不自禁时所唱。 巫山之高,湘江之远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 露初凝:夜露刚刚凝聚,指清晨时分。 风渐起:风渐渐吹起了。 月到碧天如洗:月亮升起,映照在碧蓝的天空中,像被洗涤了一样。 深夜梦,少年心:夜晚的梦境,少年时的梦想。 沉吟误到今:沉思着直到天明。 秋将尽,愁难整:秋天即将结束,愁绪难以整理。 更被笛声勾引:笛声更加撩人,让人心神不宁。 千重水,万重山:形容路途遥远,困难重重。 征人何日还:征人何时才能回到家乡? 赏析:
更漏子·月夜 画帘前,雕槛外。 月影欲来花碍。莲露寂,竹风清。 萝墙一半明。 剪灯媒,挥麈尾。 情绪不过如此。歌婉转,听飘摇。 谁人弄玉箫。 注释: - 画帘前,指女子的绣帘靠近画有花纹的窗槛。 - 雕栏外,指的是女子居住的楼阁的栏杆外面。 - 月影欲来花碍,描绘了月光与花朵相互映衬的景象。 - 莲露寂,形容露珠在莲花上静静地存在。 - 竹风清,描述了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清脆悦耳。 -
《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性在夏夜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诗句释义: 1. 玉炉冰簟鸳鸯锦:玉制的炉台,冰凉的簟席,上面铺着鸳鸯图案的锦缎。这些细节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清凉和雅致。 2. 粉融香汗流山枕:脸上的妆容融化了,汗水从山形枕头上流下。这里的“香汗”指的是女性的体香
菩萨蛮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啼粉涴罗衣,问郎何日归。 注释:绿云鬓上的金雀在飞动,眉头紧锁,仿佛春天的烟雾一样轻薄。香阁被遮掩着,芙蓉般的屏风也显得有些暗淡。窗户透出寒冷的气息,天空快要破晓,我仍然牵挂着你,希望和你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你的眼泪打湿了我的罗衣,我在想,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闺情词
菩萨蛮 · 风帘燕舞莺啼柳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注释: 1. 风帘燕舞莺啼柳:风吹着帘子,燕子在飞舞,黄莺在啼叫。 2. 妆台约鬓低纤手:在梳妆台前,女子轻轻地将发髻挽起,手指细长。 3.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头上的发饰很重,髻盘得如珊瑚般美丽,而一枝红色的牡丹花正盛开。 4. 门前行乐客
《更漏子》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孤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注释: - 《更漏子》:词牌名,是唐教坊曲之一。 - 春夜阑:春天的晚上已经过去一半了。 - 更漏促:更漏(古代计时工具)急促地催促着时间流逝。 - 金烬暗挑残烛:金色的火油在灯芯上燃烧,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半边屋子,只剩下一根快要燃尽的蜡烛。 - 惊梦断
注释: 南浦情,红粉泪,争奈两人深意。低翠黛,卷征衣,马嘶霜叶飞。 招手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书托雁,梦归家,觉来江月斜。 译文: 南浦的离愁别绪,红颜女子的悲伤泪水,都比不上两人深深的情感。低垂的眉毛画得如同翠色,卷起的衣衫在寒风中飞舞。马儿嘶鸣的声音与飘落的枫叶交织在一起。 挥手作别的情景,令人心痛不已,仿佛回到了去年的季节。书信寄托着思念之情,而梦中却回到了家乡。醒来时
诗句释义 1 感恩多 - 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2. 两条红粉泪 - 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女性情感的色系,"红粉泪"形容泪水如红色的花瓣一般鲜艳,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3. 多少香闺意 - 香闺指的是女子的闺房,"香闺意"暗示了深深的思念和渴望。 4. 彊攀桃李枝 - "彊"表示勉强,"桃李"在此处可能象征着美好但遥不可及的爱情或者理想。"彊攀"说明尽管内心有着强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