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诗句】
祝英台近 · 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译文】
在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害怕独自上楼,十天里就有九天刮风下雨。满地落花飘零,没有人关心;更没有人去劝告啼鸟停止悲鸣。
鬓边的头发已经斑白,试着用花瓣占卜回家的时间。刚刚插好花朵,又多次翻看。罗帐中灯火昏暗,我在梦中哽咽着说话。是春天带来了忧愁,春天去了哪里?却不懂把忧愁带走。
【赏析】
《晚春》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人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诗人用“宝钗分”来比喻春天的到来,而“桃叶渡”则暗示了春天的气息。烟柳暗南浦,则描绘了春天江南水乡的美景。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欣喜,反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诗人以“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担忧。这里的“怕上层楼”,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畏惧,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压力。而“十日九风雨”,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不稳定和多雨的特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无常和多变的无奈和感慨。
在第三句中,诗人通过“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里,“断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而“啼莺声住”,则是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无奈感叹,因为他知道春天虽然美丽,但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希望。
最后一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则更加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试把花卜归期”,诗人以花瓣占卜自己的归期,虽然看似轻松,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无奈和期待。而“才簪又重数”,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诗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