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暗剪荷衣碎,柔丝不解重缉。荒烟断浦,晴晖历乱,半山摇碧。悠悠望极。忍独听、秋声渐急。更怜他、萧条柳发,相与动秋色。
老态今如此,犹自留连,醉筇游屐。不堪瘦影,渺天涯、尽成行客。因甚忘归,谩吹裂、山阳夜笛。梦三十六陂流水,去未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特色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梳理一下,然后仔细阅读,找出关键的词语、句子进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此题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首先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入手,分析运用了何种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接着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最后分析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语言特色。
“凄凉犯过邻家见故园有感”是首联,意思是西风吹断了荷花衣裙,细丝无法再重新编织。荒凉的烟水断绝的江岸,晴朗的阳光斑驳地照射着,半山腰的树木摇曳着碧绿的枝条。远远望着,心中充满了愁思。忍不住独自倾听秋声渐渐变急促。更何况他孤独的萧条的柳树,相与动秋色。
颔联“老态今如此,犹自留连,醉筇游屐”是写诗人自己年迈却依然依恋故园的情景。“老态今如此”,感叹岁月不居,人已老去,但仍然恋恋不舍,不忍离去。“醉筇”,指拄杖,也作“醉翁”。《晋书》载,陶渊明嗜酒好饮,经常喝醉后就坐在草地上大睡。“游屐”即鞋底有齿的木履,用来防滑,便于行走。《世说新语•任诞》载,王戎乘牛车经过金谷涧,看到许多小孩在路边玩耍。王戎说:“儿戏不惊路。”便下车去观看,小孩看见王戎来了,都跑散了。“老态今如此”,既是指身体衰老,也可以理解为年岁已高。而“犹自留连”,则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眷恋着故园。即使如此,我还是常常拄着拐,穿着木鞋到处漫游呢。
颈联“不堪瘦影,渺天涯、尽成行客”是写诗人自己年迈体衰,漂泊无依的境况。“瘦影”比喻年老的人。“天涯”指遥远的天地之间。“行客”,旅人。这两句的意思是:令人不堪忍受的是那消瘦的身影,它已经消失在茫茫的天涯海角,成为飘零不定的行客。
尾联“因甚忘归,谩吹裂、山阳夜笛”是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这两句意思是:为什么竟然忘记了回家呢?只是徒劳地吹着那来自山阳的夜笛。
整首诗通过写诗人自己年迈体衰,漂泊无依的境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诗人以凄清之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感和身世之痛。
【答案】
西风暗剪荷衣碎,柔丝不解重缉。荒烟断浦,晴晖历乱,半山摇碧。悠悠望极。忍独听、秋声渐急。更怜他、萧条柳发,相与动秋色。
犹自留连,醉筇游屐。不堪瘦影,渺天涯、尽成行客。因甚忘归,谩吹裂、山阳夜笛。梦三十六陂流水,去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