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开篇意境:“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诗人以鸳鸯和翡翠作为起兴,象征着美好而忠贞的爱情,暗指那位名叫陈湘的女子心中所想的对象。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夫妻的象征,而翡翠则象征着贵重与美丽,两者结合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渴望与憧憬。

  2. 眉眼传情:“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这里描述的是女子的眉毛如秋天的湖水一般平静,眼神则像远山一样秀丽。这不仅是对女子外貌的赞美,也隐喻了她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远。

  3. 娇艳如花:“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这里的“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十三余”则意味着女子正值豆蔻年华,青春正好,但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到来,增添了一丝含蓄与期待。

  4. 情感流露:“花枝瘦,正是愁时候。”这句话揭示了女子因相思而产生的消瘦,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忧愁。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哀愁。

  5. 寻花载酒:“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女子选择用酒来消解愁绪,不愿意落后于他人。这里的“寻花载酒”不仅是对女子生活场景的描绘,也反映了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6. 忧虑未来:“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女子担心心爱的人在远方归来时,已是满目苍苔,无法再相见。这里的“绿成阴”、“青梅如豆”等意象,都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离别的不舍。

  7. 心期难舍:“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女子心中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期望,这份期望如同长亭边随风飘动的柳树一样,无法被自己控制。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纠结和无奈。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词作。通过对陈湘的描绘,作者不仅赞美了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的力量和女性在爱情中的矛盾心理。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