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环绕一溪斜,低小轩窗眺望赊。
行遣方兄寻野店,坐邀欢伯过仙家。
多情恋顶乌纱帽,不语向人黄菊花。
山月上时归更好,何妨有待至昏鸦。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九节时游灵兴山时所作。

首句“众山环绕一溪斜”描绘了灵兴山的地理位置,即周围被群山环绕,一条小溪流过。这句诗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刻画,为后面的赏菊活动铺垫了背景。

次句“低小轩窗眺望赊”,则转入了诗人对赏菊活动的想象。这里“轩窗”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小屋,“眺望赊”则表达了诗人对远山和秋水的无限遐想。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

接着是“行遣方兄寻野店,坐邀欢伯过仙家。”,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出游中的行为和心情。其中“方兄”指朋友中的朋友,“欢伯”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名,此处暗喻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愿望。这里的诗句通过描述诗人的行动和心情,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性格。

第三句“多情恋顶乌纱帽,不语向人黄菊花。”则是诗人在赏菊过程中的具体描写。这里,“多情恋”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乌纱帽”代表了诗人的身份地位,而“不语向人黄菊花”则生动地描绘了他在欣赏菊花时的心情。这句诗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最后一句“山月上时归更好,何妨有待至昏鸦”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山月上时归更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何妨有待至昏鸦”则是表达了他对时间的感悟,即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记时间的价值。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亭楼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