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
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青蓑。自笑亦华发,三叹吊岩阿。
【注释】
沧江:沧浪。沧浪是长江的别称。
汉鼎:指汉朝的宝鼎,即传国玉玺。
矫首:昂首仰望。
危楼:高楼。
壶中天地:指酒壶或水盆。
一青蓑:指蓑衣。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词的上阕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沧江边遥望,又回到当年与苏轼同游赤壁的往事。“双台”、“空翠”,是作者所见到的景物。“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三句,是说,当年苏东坡的高风亮节,激起了千载清流和万丈光芒,而如今这江山已非昔日可比,令人感慨万千。
过阕写登临观览所见景色。“烟树”,指青山上的树木,烟波渺茫;“翠婆娑”,指山石苍翠、婆娑起舞。“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写人们惊异于江山的改易,感叹时光的流逝。
下阕写登临后的感受。“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青蓑”二句,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的感慨。最后一句,自笑也华发,三叹吊岩阿”,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描写诗人在沧江边的观览感受,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时世更替的深沉感慨,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