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重阳日。叹满城,阑风去雨,寂寥萧瑟。造物翻腾新机杼,不踏诗人陈迹。都扫荡、一天云物。挟客凭高西风外,暮鸢飞、不尽秋空碧。真意思,浩无极。
糕诗酒帽茱萸席。算今朝、无谁不饮,有谁真得。子美不生渊明老,千载寥寥佳客。无限事、欲忘还忆。金气高明弓力劲,正不堪、回首南山北。谁弋燕,问消息。

【解析】

此诗写在重阳节与诸友欢饮,感叹人生短暂;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无奈。“九日席上呈诸友”即《贺新郎·九日席上》,是词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起首二句,点出“旧日”之“重阳日”。作者用“叹”字,表明自己对于过去重阳节饮酒赋诗、赏菊登高的传统习俗,已感到十分无聊,并流露出一种厌倦之情。“造物翻腾新机杼,不踏诗人陈迹”二句,进一步说明作者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无穷无尽,而诗人却总是重复着陈陈相因的旧套,因而感到十分扫兴。“都扫荡”三句,又从反面来写:即使诗人能够抛开旧套,去追求新的意境,但大自然依然不会给他以什么帮助,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因此诗人只能失望地叹息。这三句,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表现了他当时的处境。“挟客凭高西风外,暮鸢飞不尽秋空碧”两句,写诗人登上高处,极目远眺。“挟客”,指挟持友人。据《世说新语》卷下《识鉴》载,晋代王衍为人谈吐如悬河泻水,滔滔不绝,他常乘羊车,携妓妾于洛阳街上,士大夫们纷纷效颦,竞为“清谈”而“扪虱”,故有“挟客”之称。“西风”,秋风。“暮鸢”,即晚归的雁。古人常在重阳节观雁南飞,所以此处以“暮鸢飞”来比喻自己的孤独。“尽”字,则突出了这种情景的深长和渺茫。“真意思,浩无极”两句,是对上面四句的具体阐发。作者在这里用“真”和“浩”两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真”字表示真情实感,“浩”字则表现出胸怀的广阔。这几句,不仅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情怀,而且显示了他那种超然物外的洒脱精神。

下片换头二句,“糕”“酒”等物,都含有“茱萸”之意。这是说,虽然现在没有谁不喝酒,可是能喝到好酒的人却没有几个。“子美不生渊明老”,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句子,用以自嘲自己虽生逢盛世,却无才无学,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在田园里安闲自适。“千载寥寥佳客”一句,是说自古以来能称得上真正高雅之士的人很少很少。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反问的句式,意思是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还要强颜欢笑地去应酬呢?这里既反映了作者对世俗风气的不满,也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以下五句,是说尽管诗人不想勉强应酬,但又不能不勉强应酬。他只好举杯邀月、对饮成三人行。最后两句“金气高明弓力劲,正不堪回首南山北”,写诗人在举杯对饮之间,忽然想起自己当年曾想隐居南山、过一种清静的生活,但又担心世事沧桑、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既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有对自己理想的憧憬。

本词是一首借节日宴会表达政治感慨的作品。它一开头就感叹“旧日重阳日”,慨叹“阑风去雨”,寂寥萧瑟;然后笔锋一转,把笔墨集中在自然景观上,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烘托出作者内心的郁闷;最后又回到现实生活,感叹“算今朝”,慨叹自己不能像陶渊明一样过隐居生活。全词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层层深入,层层渲染,使感情逐渐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