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花卉论行藏。盍在凌烟阁上。
西江月·咏白菊
【注解】:
若将花卉论行藏,盍(合)在凌烟阁上。
注释:如果以花来比拟人的品行,何不将它放在凌烟阁之上呢?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把菊花比喻成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傲雪盛开的品格,表达了词人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气节。
若将花卉论行藏。盍在凌烟阁上。
西江月·咏白菊
【注解】:
若将花卉论行藏,盍(合)在凌烟阁上。
注释:如果以花来比拟人的品行,何不将它放在凌烟阁之上呢?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把菊花比喻成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傲雪盛开的品格,表达了词人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气节。
【注释】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古称京口,长江入海口的咽喉。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面临江水。梵王宫:佛教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也即印度的灵鹫山。金鳌:传说中的大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镇江金山看到天门山时,遥想当年吴国大将吕蒙率军镇守此地的历史而写的。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画面:夕阳照耀着滚滚东来的大海潮,天门山上楼船巍峨高耸;下句写史实,点名了吴国的大将吕蒙
南昌仙人楼何高,上凌月窟宵察毫。 三年两次失佳会,不随众上看银涛。 尔来散尽便娟子,十丈飞甍杳如水。 酒酣舞节无奈何,忽复登楼惆怅起。 此时碧汉飞晶丸,妖蟆避焰都潜蟠。 转留更恋玩莫释,冰辉乱溢生芒寒。 回首秦吴复燕汴,繁华百代须臾变。 但闻帝子閟银盘,那见仙人遗铁板。 重挥双泪对江山,露草风镫若个坚。 照遍古人今月在,不留今月古人看。 古今看月斯楼好,一一欢娱太潦草。 数去明年恐更非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形式为八句四韵。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第一句“直中书省学谢玄晖体有寄”,直中书省”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中书省,是皇帝的决策中枢。"谢玄晖"则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同僚的名字。这里的“体有寄”表明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或祝福。 第二句“黄晖霭紫轪,索景驰金爵。”描绘了一幅宫廷内豪华的场景,黄晖指太阳光,紫轪是紫色的帘子,索景是指日光照射下的景色
【注释】 宿瓜州:留宿在瓜州。 忍别(rěnbiē):忍受别离。 却上征:返回出征地。 西风:西北风。 吹雪:使雪花飞舞。 浩纵横:形容风势之大,纵横驰骋,不可挡遏。 孤镫(dāng)未照:没有灯光照明。 西归梦:指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东流声:指江水奔腾不息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瓜州渡口送人远行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情真意切,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
和许正卿见怀原韵 清代诗人李结诗意解析与赏析 1. 诗句原文 蛮荒镫月送生涯,上国江山照物华。 方恨南昌违北斗,翻令西子羡东家。 劳人身世皆樯燕,盖代功名亦盏蛇。 待与吾师听流水,成连会泛海天槎。 2. 译文注释 - 译文:在蛮荒之地的灯火下度过一生,上国的山水映照着万物的华美。 - 注释:蛮荒:形容荒凉的地方。上国:指中国或本国。劳人:辛苦的人。盏蛇:比喻功名如灯,闪烁不定。 - 注释:南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塞上边地荒凉景象和戍守将士的思归之情的作品。 首句写塞上鼓声,“惨渊渊”,是说塞上的鼓声悲怆,令人凄然;“幽都落日天”是指暮色苍茫,日落山头,这里用典,《山海经》中记载:“幽都之山,在西北隅,其阴有玄鸟,名曰负尤,自名,故称幽都之山。”此句是说日落时分,天地间一片昏暗。 第二句写夜幕降临后北方的天空景象。“长空短昴”,指北辰星位置较低,天空黑暗而沉重。古人认为昴宿是西方的代表
【注释】: 君:你,指我。湖楼:即望湖楼。 眠:睡,此处有“倚”的意思。 过湖船:从湖上经过的小船。 明朝:明天。 始:开始。 惘然:失意、迷惘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首句写朋友在楼上安寝,第二句写船已驶出湖面,第三句写自己明日将登湖楼,第四句写因朋友离去而感到迷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烂烂:形容山势高峻的样子。匏瓜:葫芦,一种蔓生植物,其果实可食,亦可作药用。冥冥:指天黑;亦比喻深奥、玄妙。钟梵:佛寺的钟鼓之声。歇:停止或终止。扶桑:神话传说中的日出之处。金粟:佛家称菩萨的法相,金色的粟粒。 译文 烂烂的山势如葫芦般高峻,我懒得伸手去摸它, 天门洞里钟声大作,一切喧嚣都消失了, 海上突然波涛汹涌,仿佛扶桑(东方)的紫光闪烁, 环绕着佛祖(世尊)居住的金山,山形似金粟(佛像)。
吉州道中 马蹄前路莽苍苍,回指寒林是故乡。 草木岂知人事变,间关赢得役车忙。 几家村落成墟墓,终古河山对夕阳。 莫怪停鞭行更缓,沿溪十里橘橙香。 解析: 1. 马蹄前路莽苍苍,回指寒林是故乡。 注释:马蹄声在前方的道路上回荡,那片莽莽苍苍的树林似乎在指引着回家的路。 2. 草木岂知人事变,间关赢得役车忙。 注释:树木和草木怎么能知道人间的变化呢?但它们只能随着战乱而忙碌地摇摆。 3.
【注释】 汩汩:流水声,形容江水湍急。万柳:指长江边的柳树众多。诸山:指长江两岸的山峰。三楚:泛指南方一带。中流击楫(jī):在江中激水而鼓,表示立志报国的决心。楫:古代划船用的小桨。劳生:劳苦的生灵,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面对滔滔江水,触景生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表现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长江口的景色和景象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928年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描写了红军在井冈山的英勇斗争,展现了红军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译文:山下飘扬着的红旗在远方可见,山上的号角声此起彼伏。敌军围困我们重重困难,但我军依然岿然不动。 注释:旌旗 - 古代军队用来指挥和联络的旗帜;下 - 方位词,指山脚下;鼓角 -
【解析】 1.本诗是一首词,首句“残漏惊人梦里”中的“残漏”指漏壶计时器,即旧时的滴水计时器。第二句“孤灯对景成双”中的“对景”指面对风景。第三句“前尘涉渺渺风思量”中的“前尘涉”意为经历、遭遇;“渺渺”形容茫茫无边;“风思量”指思绪如风一样飘荡不定。第四句“只道人归是谎”中的“人归”指回家。全诗的意思是:残漏的声响惊扰了梦中人,孤灯对景仿佛在对影成双。前尘往事如同风一样飘荡不定
诗句释义 1 “军叫工农革命”:这里的“军叫工农”指的是军队(即工农阶级)的号召,而“革命”则表明这次起义的性质是反对旧有的封建制度和地主阶级的斗争。 2. “旗号镰刀斧头”:这是起义军的旗帜,象征了他们使用的工具和斗争目标,“镰刀”代表农民,“斧头”代表工人,两者的结合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农民联合起来对抗压迫的主题。 3. “匡庐一带不停留”:匡庐指江西庐山
诗句解析 1. 透出光明眼耳,忍来冰雪心肠。 - 关键词注释: - 光明眼耳:指雪塑僧伽像的双眼能发出光亮。 - 冰雪心肠:形容其内心的坚毅和冷静,就像冬日里冰冷的冰雪。 - 赏析:通过描述其眼神和内心,表达了这尊塑像具有超越常人的特质,能够发出光明,显示出其非凡的品质。 2. 坐时两手且收藏。 - 关键词注释: - 两手:可能指的是塑像的双手。 - 收藏:表示塑像在静坐时双手收于身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昔日君王舞榭”:指的是过去的帝王在华丽的舞榭中举行歌舞。 - 关键词:“舞榭” - 古代建筑,用于歌舞娱乐场所。 2. “而今般若经台”:现在的修行之地,变成了佛教经典《般若经》的讲经台。 - 关键词:“般若经台” - 指佛教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讲诵地。 3. “千年霸业总成灰”:指曾经显赫一时的统治或事业最终化为尘埃。 - 关键词:“霸业”、“成灰” -
乌鹊桥头夜话,樱桃花下春愁。 廉纤细雨绿杨舟。 画阁玉人垂手。 红袖盈盈粉泪,青山剪剪明眸。 今宵好梦倩谁收。 一枕别时残酒。 注释: 1. 乌鹊桥头夜话 - 描述在乌鹊桥头度过的夜晚,与朋友交谈的情景。 2. 樱桃花下春愁 - 春天,樱桃花开,但诗人却感到忧愁。可能是由于离别或对过去的怀念。 3. 廉纤细雨绿杨舟 - 廉纤细雨飘落时,坐在绿色的柳树下的小船上。廉纤指细小而柔和的雨丝
这首诗的原文是: 西江月灵岩听法春思娇眼斜回帐底,酥胸紧贴灯前。 匆匆归去五更天。 小胆怯谁瞧见。 臂枕余香犹腻,口脂微印方鲜。 云踪雨迹故依然,掉下一床花片。 译文: 在灵岩寺聆听佛法时,心中充满了春天的思念。娇媚的眼神斜视着帐篷的底部,柔软的身体紧贴着灯光前的座位。匆匆离开了,直到五更天。小心地掩饰着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手臂上的香味依旧浓郁,唇边的口红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就像云和雨的痕迹一样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解释 1. 春似被风吹去:春天好像被风吹走了一样,形容春天迅速流逝。 2. 花应为月稍留:花儿应该为月亮稍微停留,暗示虽然春天短暂,但夜晚的月亮可以留住美好时光。 3. 了无情绪怕登楼:完全没有情绪(可能是忧郁或失落),害怕上楼。 4. 旧事子虚乌有:旧事像子虚乌有一样不存在
诗句解析: 1. 西江月 - 这可能是一种特定的诗歌格式,通常用于诗词的开始。 2. 和咏雪 - “和”可能指的是回应或模仿的意思,“咏雪”则是指吟咏雪花。此句表明作者对咏雪主题的响应。 3. 剪剪寒枝乱落 - 描述的是冬天的景象,树枝被风吹得凌乱。 4. 纷纷素羽飘零 - 雪花像白羽一样纷纷落下。 5. 孤光皓月淡无馨 - 明亮的月光下,洁白的雪显得更加纯净,没有花香。 6. 不与群芳角胜
诗句释义: 1. 素手深知花重,罗帏更耐香寒:描述的是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坚强绽放。"素手"比喻人的细腻情感与感知;"知花重"说明人能深刻感受到梅花的脆弱和坚强。"罗帏"是精美的帘幕,"更耐香寒"则表达了这帘幕不仅华丽而且能够承受严寒。 2. 玉笙吹彻暮凭栏,消得春风一半:这里使用"玉笙"来象征音乐或香气,可能是夜晚梅花的香味或者风中的花香。“吹彻”暗示这些香气或声音穿透了整个空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浣溪沙 - 解析: 《浣溪沙》是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词调。“浣溪沙”三字取自古代一种清洁洗涤的方式,常用于形容清澈的溪水。 - 赏析: 此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向往。 2. 花圃萦回曲径通 - 解析: “花圃”指园中种满花卉的地方,“萦回”描绘了曲折蜿蜒的路径,“曲径通”说明有小路通向花园深处。 - 赏析:
【注释】 松关:指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 脱得浮名利:摆脱世俗的名利。 清凉境里人:生活在清凉境界中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勉诗。诗人劝慰他不要追求名利,要过淡泊的生活。 “十载松关隔世尘”,“松关”,指山海关。这里说诗人和友人分别已有十年了,诗人用“松关”比喻两地相隔如隔世,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隔世尘”,指忘却红尘俗事。这一句写诗人与朋友离别后,虽然身在他乡
鉴湖亭 古寺萧萧愁思浓,槛荷高下望秋风。 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 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 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 注释: 鉴湖亭:一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的古代建筑。 古寺萧萧愁思浓:古寺中传来阵阵凄凉的风声,使人感到深深的忧愁。萧萧,形容风的声音。 槛荷高下望秋风:站在亭子的栏杆上,望着高低不同的荷叶上吹来的秋风。槛,栏杆。 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
【诗句释义】 1. 朝天堤:指位于长江边、连接两岸的堤坝。 2. 两山吞浪白如烟:形容江面上雾气弥漫的景象,两山被云雾笼罩,仿佛在吞没波浪,而波浪又像白色的烟雾一般。 3. 忽见桥梁接岸边:突然之间,在江边看到了一座桥梁,连接着两岸。 4. 已是筑成堤上路:堤坝已经建成并修成了道路,可以通行。 5. 不须重唤渡头船:不再需要召唤渡船来回接送了。 6. 千年野鹤归华表:千年的野鹤返回到华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