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南京。赴蓬瀛。显出王风九转成。超然得上升。
宠何荣。辱何惊。三髻山侗绝利名。何愁性不灵。

【注释】

长相思:古诗中一种格式,以三字一句,四字一韵,五言七言不等。这是一首五言诗。

南京:指南京城,即今之南京市。

蓬瀛:蓬是指蓬草,瀛是海中的小岛,这里借指蓬莱仙山。

王风九转:王风,指帝王的风度,指王者之风。九转,指九重天。这里指天上。

超然:超越尘世。

宠何荣:受宠荣耀。

辱何惊:受辱不惊慌。

侗绝:指心地坦荡、胸怀坦白。

性不灵:本性不改变。

【赏析】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乐府解题》说:“《长相思》,古词也。”本篇为《长相思》旧题之一。据诗的内容看,诗人以“我”的遭遇和心理活动为线索,从入城到归隐,从得宠到受辱,从升天到心不改,层层深入,曲折回环,表现了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矛盾的思想感情。

首句点明所去之地,“入南京”,是诗人入京赴任或入城游历的情事。次句写入都后的感受。“赴蓬瀛”即“往蓬瀛”的倒文,意谓前往那如蓬草般茂密、如仙山般高耸入云的京城,也就是入京以后所感受到的。第三句写在京城中所受到的待遇。诗人初到京城,备受赏识,受到皇帝的青睐;不久便因种种原因而遭受冷落。“显出王风九转成”,是说在皇宫中受到皇帝恩宠,但这种恩宠并非出于真心实意,而是有其政治上的用心,因而不能持久。“九转”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里以九转代喻皇上对诗人的赏识,暗示这种赏识只是暂时的、表面的。第四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写诗人所受到的屈辱。“超然得上升”与“显出王风九转成”相对照,说明诗人之所以能够被赏识,完全是由于他具有某种特殊身份,而非因为本人有真才实学。所以诗人虽然受到皇上的赏识,但却不免感到惊惧不安,生怕自己一旦失宠,就会失去一切。

中间两句由“宠何荣”转入“辱何惊”。这两句紧接前面所写的失宠,表明诗人并不因此而气馁。相反,却因此更加珍视自己的才华。“侗绝利名”意为心地坦荡、胸怀坦白,不受名利的玷污。“何愁性不灵”则表明诗人并不担心自己失去原有的本性。诗人的这种态度,正反映了他那种“宠辱不惊”的精神。

末两句写诗人最后的心态。“三髻山侗绝利名”,是说诗人已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连三髻山这样清静的地方也不屑去游览了。“何愁性不灵”意思是说,诗人根本不担心自己的本性会变坏。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失宠之后依然能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不因一时的得失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他那种超脱尘世、淡泊功名的旷达胸怀。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通过描写诗人入都前后的不同境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语言优美、形象鲜明。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述和抒发感慨,既表现了自己在仕途进退中的矛盾心态,也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