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化胜如坐化,修行所贵真常。假躯难以做馨香。何必临归著要。
说破飞升一著,成仙只是神光。天宫无用臭皮囊。携去深山掉样。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西江月·坐卧交加》中的一部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卧化胜如坐化,修行所贵真常。
  • “卧化”指的是死亡时身体平躺的状态;“坐化”则通常指去世后身体仍端坐不动。
  • “修行”在这里是指宗教修行或修道;“真常”意味着真实和恒久不变。
  • 整句诗的意思是,相比之下,死亡时身体状态自然(卧式)可能比端正坐卧更加接近于修行的目的,因为修行强调的是一种恒常真实的状态。
  1. 假躯难以做馨香,何必临归著要。
  • “假躯”指的是虚假的身体;“馨香”比喻美好的东西;“著要”即追求。
  • 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个虚假的身体很难散发出美好的东西(馨香),因此没有必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
  1. 说破飞升一著,成仙只是神光。
  • “飞升”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升天成仙;“神光”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气质。
  • 诗句的意思是,一旦明白飞升的道理,便不再需要通过成仙来达到精神升华的境界。
  1. 天宫无用臭皮囊,携去深山掉样。
  • “天宫”指的是仙境或天堂;“臭皮囊”用来形容一个人死后留下的物质财富或名声;“携去”指的是带走。
  • 整句诗的意思可能是说,即使死后能获得仙境的享受,那也只是徒有其表,真正的意义在于内心的修养与超越,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死亡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而不是肉体上的享受。诗中通过对“卧化”与“坐化”的比较,以及对“假躯”、“馨香”和“臭皮囊”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升华的思想。此外,诗中也流露出对死亡的一种超然态度,认为死后的名誉和财富都是次要的,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精神修养和内在成长。这首诗体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