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星低射疏棂,殢寒却枕还慵起。炊烟逗屋,隔房人语,镫前行李。霜滑平桥,雾迷衰草,时闻流水。怅雕鞍独拥,清寒满袖,入斜月、空山里。
谩把鞭梢暗指。酒旗边、柴门又闭。分水点墨,因风欲寄,梅花万里。宝帐春慵,梦中肯信,有人憔悴。待归来、别倚新腔,换却泪毫愁纸。

晓星低射疏棂,殢寒却枕还慵起。炊烟逗屋,隔房人语,镫前行李。霜滑平桥,雾迷衰草,时闻流水。怅雕鞍独拥,清寒满袖,入斜月、空山里。

【注释】晓星:指天刚亮时的星星。低:低垂。篱(lí):竹制的门框。殢(tí):困倦。衾(qīn):被子。柴门:用木片、竹片等编成的门。分水:指酒的分法。点墨:指用笔蘸墨。宝帐春慵,梦中肯信,有人憔悴。宝帐:指华丽的帷帐。换却:换下。愁纸:写愁的纸。

【赏析】

这是一首写归途中所遇之景和情的词。上阕主要写词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下阕主要写归家后所见所思。全词语言朴素,意境清新,感情真挚。

开头“晓星低射疏棂”四句,写词人早起时所见。晓星微明,映在稀疏的门棂上,天气还很寒冷,所以诗人只好勉强支起身子来继续睡觉。这时从远处传来阵阵炊烟,又听见邻家的说话声。他打开房门一看,只见门外有一个人正挑着行李准备离去。这几句词把一个懒散的词人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词人描写自己起床后的所见情景:“炊烟逗屋”,指炊烟袅袅,似乎连带着屋檐下的燕子也飞起来了。“隔房人语”,指听到隔壁人家正在说话。“镫前行李”,是说提着灯笼出门了。“时闻流水”,是说听到溪水潺潺地流淌的声音。“惆怅”一词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霜滑平桥”三句,是词人看到眼前的景色后的感受。“霜滑平桥”,指雪覆盖着的平桥上光滑得让人不敢踩踏。“雾迷衰草”,是说周围的草都笼罩在雾气之中。“时闻流水”,是说偶尔还能听到水流的声音。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通过听觉来表现的,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而又清幽的世界中。

最后三句是词人对归程的设想:“谩把鞭梢暗指”,意思是说诗人随意挥舞着马鞭指向什么地方,表示他并不想急于回家。“酒旗边、柴门又闭”两句是说诗人走到一个村庄时,看到酒旗在风中摇曳,但那扇柴门却紧闭着,没有人开门迎接他。这两句词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写出了他此刻的孤独与无助。结尾处,诗人以“分水点墨,因风欲寄,梅花万里”作为收尾。这里的“分水点墨”是指用笔醮墨水画山水画,“因风欲寄,梅花万里”则是指诗人想要将这幅作品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而结尾处的“宝帐春慵,梦中肯信,有人憔悴”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