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
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鹧鸪天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
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注释:
- 《鹧鸪天·赋牡丹》是北宋文学家晏殊的词篇,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春。该词上片写牡丹花的美艳动人和自己的赏花之情;下片写自己虽年迈体衰仍想借酒浇愁,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全词语言清丽婉约,含蓄蕴藉,情调凄迷缠绵,意境深远含蓄、委婉多姿,堪称佳作。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北宋文学家柳永的词篇。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庭院深深的幽美景色,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因不能如愿而感到的苦闷。这首词通过写景抒发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因不能如愿而感到的苦闷。此词上阕以“庭院深深”起头,下阕用“多少楼台烟雨中”结束,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完整。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将词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赏析:
在宋代诗词中,咏牡丹的作品很多,但像这首《鹧鸪天》一样,把赏花的心情、惜春的情怀都融于诗中的并不多见。
上片开头二句,就从正面点出牡丹的美丽。“拾翠”二字,写出了赏花的兴致之浓。“仙洲”,即神话中的神仙所居之地,这里指洛阳的名胜古迹,也是诗人游踪所历之地。“野兴长”三字,写出了赏花的心境,也暗含着赏花的兴致之高。接着两句,又从侧面烘托牡丹之美。“杜韦娘”即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杜韦娘在这里既指美女又指美丽的芍药牡丹。“人怜暖日明歌扇”,意思是人们喜爱牡丹是因为牡丹的花瓣鲜艳明亮。这一句是写人,是说人们欣赏牡丹,是喜欢牡丹的美丽色彩。而“我爱兰英媚国香”,则是说我喜欢牡丹的香气。这里的“兰英”即牡丹花的别名叫“姚黄”。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色泽明丽,芳香扑鼻。
上片主要写了牡丹的美艳动人和自己的赏花之情。下片则写了自己虽年迈体衰仍想借酒浇愁。“春风着意”四句,写自己虽年迈体衰但仍有赏花之心。“春风着意”是说春天的风有意吹拂牡丹,使其更加美丽动人。“泛崇光”是指牡丹的颜色鲜艳夺目,犹如太阳之光普照大地。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年迈体衰,但仍想借酒浇愁,以观赏牡丹来度过美好的时光。“老怀不到凌波梦”,是说自己已没有少女时代的梦想了,只有借酒来寄托自己的心情。“要遣琵琶送一觞”,意思是说我要借用弹奏琵琶的方式,来为这杯酒助兴。这四句的意思是:虽然自己年迈体衰,但仍想借酒浇愁,以观赏牡丹来度过美好的时光。这四句是全词的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语言清丽婉约,含蓄蕴藉,情调凄迷缠绵,意境深远含蓄、委婉多姿,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