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
博山香底坐臞仙。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注释:
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
注释:想象那高洁的情怀在千古之中,谁能比得上仲容的贤德?他把山海般的音乐遗韵,写进了归玄的玉璧,其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博山香底坐臞仙。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注释:我坐在博山香的旁边,心情宁静而愉悦。笑声中带着淡淡的忧愁,仿佛是三生三世的恋人,彼此间的恩恩怨怨。抬头望向远方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千里之地,此时松风吹动,岩石上的泉水潺潺流淌。我在座位上神往遐想,心随八方飞越,只因为心中有一个知音,他的言语并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好友姜惠甫弹奏阮咸琴的欣赏与赞美之词。词中通过描绘友人弹琴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首句“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中的“高情”是指高尚的情感,这里指的是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谁得似”则是疑问句,表达出作者对朋友才华的赞叹。接下来“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则具体描述了朋友弹奏阮咸琴的场景。这里的“山海遗音”象征着朋友的音乐才华,“归玄璧”则是指古代的玉器,这里借指朋友的人品。整句的意思是说,朋友将山海般壮丽的音乐遗音,巧妙地融入了琴音中,让人惊叹不已,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的几句是对友人演奏的进一步描绘。“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中的“清风竹林人去”形容友人弹奏时,周围的环境仿佛都被他的魅力所吸引,人们纷纷驻足聆听。“被浮哇、迷却性中天”则形容友人弹奏时,他的琴音如同春风拂面,让人陶醉其中,仿佛忘记了时间。整句的意思是说,友人弹奏时,周围的环境仿佛都为他的魅力所吸引,人们都被他的音乐所迷惑。
接下来的两句是作者对友人演奏情感的抒发。“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中的“黄台公子”是指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公子黄歇的故事,他在楚国被灭后,逃亡到秦国,被封为公,但后来因不满秦惠王的统治,又逃回楚国。“清庙朱弦”则是指古代祭祀天地神明的地方,那里的音乐庄严而肃穆。整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像黄台公子那样的才子,我怎么会听到如此庄重而肃穆的音乐呢?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音乐才华的赞赏之情。
最后几句则是作者对友人演奏时的神态的描绘。“博山香底坐臞仙。幽兴想飘然。”中的“博山香”是指一种香料,据说可以净化心灵。“坐臞仙”则是指神仙一般的存在。整句的意思是说,我在博山香的旁边坐下,心情变得宁静而愉悦。“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则是对友人演奏过程中的神态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笑袅袅繁声”形容友人弹奏时的神情欢快而又不失优雅。“三生儿女”则是指前世、今生、来世的关系,这里用来比喻友人与我之间的深厚友情。“恩怨流连”则是指友人与我之间长久以来的种种纠葛和纷争。整句的意思是说,友人弹奏时的神情欢快而又不失优雅,似乎在诉说着我们之间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期待。整首词通过对友人弹奏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