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久传西祖印,京华时不等闲寻。
黄枢慕道飞书密,紫禁知名示宠深。
一法遍垂春雨润,群生皆悟海潮音。
南归八桂禅庭在,后夜僧怀立雪心。
送僧归护国寺
介绍
。
《送僧归护国寺》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送僧归护国寺
宋·黄庭坚
别来经岁复经秋,
此地相逢又白头。
风雨已过江南岸,
烟霞犹在武陵州。
清泉石上流人影,
明月松间照鹤声。
我欲乘风归去也,
只恐高处不堪攀。
这首诗描绘了送僧归护国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首联写别后时光荏苒,再次相逢已是白发苍苍;颔联则通过风雨、烟霞等意象,表达出离别的痛苦与重聚时的美好心情;颈联描写清泉石上流下的影子,在明月松间照鹤声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尾联回忆自己曾经的梦想和对友
相关推荐
【注释】 少室:少林寺。护国寺:位于河南登封县,又名嵩岳寺,为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的发源地。西祖:指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祖师慧能(638-713),号南岳,俗姓周,新州(今广东新兴)人。时不等闲寻:随时准备寻找。黄枢:唐玄宗所赐的法名。紫禁:即紫宸殿,在皇宫内,这里借指皇宫。春雨润:喻法雨普施,使众生都得到教化,如春天的雨滋润万物一样。海潮音:佛教语,指佛法无边,无所不至。八桂:广西的别称。禅庭
送僧归护国寺 萧昂瞩馀辉,尧天命赐衣。 石房云外启,金锡日边归。 草腐萤光散,星中暑气微。 抽簪期晚岁,相许扣禅扉。 注释:萧昂凝视着余晖,这是上天赋予的恩赐。在石头房子里云彩之外开启了,僧人带着金色的锡杖回到了日边。草腐烂了,萤火虫的光散开了,星星中的暑气也变得很微弱。我拔下簪子希望晚年可以相随,希望和僧人叩击禅门。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述僧人归途中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注释】 振锡:指僧人持锡杖而来。辇:皇帝的车驾。薰兰:指皇帝赐给僧人的衣料。种莲:指僧人曾经结社种莲,表示与世俗隔绝。指柏:指僧寺中柏树。迥投机:指与僧寺远离尘世,投合佛性。归艎(cháng):船桨。片席:小船上的坐席。禅心:指修行者的心意。 天海:天空和大海,泛指佛理无边。永夕:长夜,即整夜,通宵。台辉:指佛光照耀,普照众生。 【赏析】 《送别》,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诗句释义 1 云房春锁赤城边 - 描述僧人归寺时,周围环境如同被春天的云雾所环绕,使得整个寺庙都仿佛置身于赤色城墙之外。 2. 荣著兰芽谢胜缘 - 此处用“兰芽”象征僧人(或修行者),意指在佛法修行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智慧的积累,达到了某种境界或获得了某种成就。 3. 銮殿暂来趋玉陛 - 銮殿:古代帝王的宫殿。玉陛: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表示诗人暂时回到宫廷,但不久又离开。 4.
【诗句释义】 台岭分灯契上机,政庭传教及禅扉。 供开蒲馔持盂至,梦忆霞标振策归。 吟砚自澄晨磬彻,经窗闲掩夕香微。 袍纹迥夺岩芝色,猊座人天喜重围。 【译文】 送别僧人返回护国寺, 在台岭分灯时约定了上机的时机, 在政治朝廷传教时也不忘禅门的门户。 为僧人准备了供品,捧着水碗送到寺院门前, 僧人梦回时记得霞光闪耀,他振鞭而归。 早晨研磨墨笔的砚台自己洗净, 黄昏时分,经窗掩映下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辇寺住经年,归心起浩然”,意思是:我在这里已经住了一年了,归家之心油然而生。“传衣因世出,挥麈自弥天”,意思是:袈裟随着世间的变迁而出现、消失,麈尾随自己的意兴而挥动。“海客分朝供,江灯照夜禅”,意思是:海客每天早晨为佛祖献上供品,江边点着灯火照亮夜晚打坐念经。“赤城重到日,八桂老岩烟”,意思是
送僧归护国寺 雷海谭音出世雄,台岩香社冠禅丛。 红炉点雪灵机密,翠径斑苔道步通。 珠水滤罗晨漱净,豉莼萦箸午斋丰。 归帆已应王臣供,金地天龙绕旧宫。 注释: (1)雷海谭音:雷声如海,震响如钟。谭音:指僧人诵经的声音。出世雄:指佛法超脱世间,具有雄壮的力量。台岩香社:在台岩山上的香社,是和尚们修行的地方。冠禅丛:在禅宗丛林中处于领先地位。禅丛林:禅宗僧侣聚居之地。 (2)红炉点雪
诗句释义: 1. 高迹宁留得:意指僧人的高洁之迹难以留下。高迹,指僧人修行的高尚行为与足迹。 2. 禅心万法空: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空无自性。禅心代表佛教中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专注。万法空则意味着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 3. 来从丹阙下:丹阙是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僧人从这里来,可能是指僧人受到了朝廷的礼遇或邀请。 4. 去返赤城中
送僧归护国寺 香刹隐霞标,斋房见落潮。 归思海众绕,来应辅臣招。 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销。 曹溪久得法,游戏自逍遥。 注释:香刹:佛塔;斋房:僧人住宿的地方;归思:思念之情;海众:佛教中的“海众”,指大海;辅臣:宰相;曹溪:禅宗六祖惠能的道场,位于广东曹溪;游戏:指修行、参禅等活动。 赏析:本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护国寺的祝福和期望。首句描绘了护国寺的香刹与霞光相映的景象
注释: 1. 赤城千仞耸霞标:指的是赤城的山势高耸入云,山顶上矗立着如霞一般的山峰。 2. 精蓝:佛教语,指僧舍。 3. 天厨分净供:在天空中划分出清净的食物供应给众生。 4. 人落赴嘉招:人们纷纷前往嘉州参加宴会。 5. 逾年华馆留禅榻:过了一年,我在华亭寺里留下了禅床。 6. 轻航兀夜潮:乘轻舟渡过夜晚的潮水。 7. 深愧山阴许都讲:深深地感到山阴许都讲(指许逊)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僧归护国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雪中问法传宗印,日暮裁诗变楚骚。 在雪地中询问佛法并传授宗派教义,日落时分创作诗歌以变革楚辞的风韵。 注释: - 雪中问法(在雪地中询问佛法):指在雪地中修行或参悟佛法。 - 传宗印(传授宗派教义):即传授宗派或宗教的教义。 - 日暮裁诗(日落时分创作诗歌):即创作诗歌。 - 变楚骚(变革楚辞)
注释: 1. 海峤黄金刹:海中山峰上的黄金寺院,形容寺院的富丽堂皇。 2. 安禅不记秋:在这里,“记”是动词,意为“记得”,而“秋”则指的是佛教中的“无常”。 3. 来膺臣宰召:受到朝廷的召唤,成为了官员。 4. 归泛越人舟:回到家乡,乘坐着越人的船只。 5. 达性融三界:达到了本性,融合了三界(天道、人间、畜生道)。 6. 随缘极四流:顺应自然,到达了四种境界(色界、无色界、无所有处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喜陪人杰论三乘,岩室经年锁翠棱。 【注释】 - 喜陪:很高兴能与他人一起讨论。 - 人杰:英才出众的人。 - 三乘:佛教中的三个修行阶梯,指般若、空、中道。 - 岩室:山洞或岩石上的小屋。 - 经年:一年。 - 锁翠棱:将山石的绿色纹理锁住,形容岁月静好。 译文:很高兴能与杰出的人士一同探讨佛学,在山洞里的小屋里度过一年时间,把山石上绿色的纹理都锁住了。 2.
【注释】: 1.护国寺:位于今浙江天台,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2.谒:拜见。 3.南能:指唐代僧人南宗禅的开创者慧能,字惠能 4.开士:指有道行的僧人。 5.却返:回到。 6.林泉:山中清幽的泉水,比喻山林隐居之地。 7.青嶂:青色的山崖。 8.长物:指家产。 9.策枯藤:用枯藤作杖,形容行路艰难。 10.天台:地名,在今浙江天台县。 11.定有灯:佛经上说,天台有灯,所以这里说“天台日”
诗句逐条释义 1. 一言已了忘筌谊,诸祖休传坏色衣。 - “言之一句”指代佛语或教法的领悟。 - “筌谊”即比喻佛法的真意,如同筌(捕鱼工具)和鱼的关系。 - “诸祖”指佛教中历代高僧大德。 - “坏色衣”暗指外在的形貌或物质形态,这里指禅宗追求超越世俗的修行。 2. 只履远过葱岭去,片云高傍石桥归。 - “只履”意为只有一双鞋,形容行者孤独,象征独自修行或探索真理。 -
这首诗是送别僧归护国寺的。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1句:“京尘拂尽一囊轻”,意思是京城的尘土被风吹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个轻便的行囊(指行者)。这里的“京”指的是诗人所在的首都;“尘”是指尘埃;“京尘”是指京城里的尘土;“拂尽”是指把尘土全部吹走。这里的“一囊轻”意味着行者带着轻便的行囊,准备离开京城,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 第2句:“归思飘然入杳冥”,意思是归思之情随风飘扬
注释: 1. 偶思皇泽来丹阙,却为禅斋返旧林。 - 偶思:偶尔的思念 - 皇泽:皇帝的恩泽 - 丹阙:皇宫 - 禅斋:佛教的修行场所 - 返旧林:返回原来的山林 2. 岭上白云终挂念,人间馀事不关心。 - 岭上:山上 - 白云:比喻飘浮不定的事物 - 挂念:牵挂、思念 - 人间:尘世 - 馀事:其他琐事 3. 澄潭雨过秋涵月,古桧风生夜对琴。 - 澄潭:清澈的水池 - 秋涵月
注释: 南宗开士:指的是禅宗的南宗,即慧能大师的法系。 语默忘机:指在说话和静坐时都忘却了心机的杂念。 自然:形容心境宁静,不造作。 上国:这里指京城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云出岫: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端。 故山:故乡的山。 鹤冲天:形容鹤展翅高飞。 舣舟却指灵溪岸:意思是让船停靠在灵溪岸边休息。 烹茗:煮茶。 瀑布泉:指的是灵溪边上的瀑布泉水。 草堂
【解析】 本首诗为送别僧人之作,诗人通过送友还寺,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和对佛门的向往之情。 “一瓶一钵是生涯”:意思是说僧人带着瓶与钵就是他的生活。瓶,盛水或酒器;钵,盛饭或食物之器。这里指僧人随身携带着生活必需品,以维持生计。 “来叩枢扉带砺家”:意思是说僧人来时敲打门扉,是为了从政而家世显赫。枢扉,指宫门的门扇,借指朝廷。 “宠服降从丹凤阙”:意思是说僧人的衣着服饰非常讲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句内容、运用的手法及效果,最后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不要脱离原诗作答。 这首诗的注释是:“振锡”:僧人持锡杖行走。“未央”:未央宫,皇宫内廷之一。“薛萝”:一种香草名。“君恩重”
【注释】 暂寄长安寺:暂时居住在长安的寺庙中。护国寺,唐代寺院名。 时闻宝偈传:时常听到经文中的妙文。 “南归宗派盛”,宗派,佛教用语,指某一派别或宗教团体。 “外护帝臣贤”,护法,保护佛法,使其发扬光大。帝,皇帝,这里指代皇帝。 “桂色陵庵雪,芝腴助茗泉”,桂树,古地名,位于今广西桂林。桂色,桂树的颜色。陵庵,山间的寺庙。灵芝,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草,生长在山上,其子为灵芝,可食,亦可入药。
【注释】 倏来倏去:忽然来,又忽然去。本无心:本来无意。旧国王家:指前身。念正深:佛心正重。犹喜大缘:还喜欢大缘分。景运:时运。答嘉音:回赠吉祥的话。二林:《楞伽经》中有“一乘教者二林外,三乘教者六根中”之说。这里指禅定处。泡幻:喻世事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题,写送别的缘由;二、三句写僧人归寺的原因;第四、五句写送别时的情意;末句用佛语作结。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
送僧归护国寺 拂去衣袖台岭旧林泉,命服兰芽夺目鲜。 一念不居常在定,十分无闷尽安禅。 霜含庭柏依稀老,月到经窗暗澹圆。 蠛枕沈迷难话别,半桥衰柳锁寒烟。 注释: - 拂去衣袖台岭旧林泉:意思是说,诗人在台岭旧林泉中,拂去衣袖,准备启程。 - 命服兰芽夺目鲜:意思是说,穿着僧人的服饰,就像兰花一样美丽。 - 一念不居常在定:意思是说,一旦心念安定下来,就常常处于静定之中。 - 十分无闷尽安禅
【注释】 天台多胜概:天台山有很多胜景。 乱山青:乱石堆砌的群山,在落日的余晖照射下,显得青翠欲滴,色彩斑斓。 三峰:指天台山上著名的天台、赤城、始平三座山峰。 楼台入翠屏:楼台建筑在绿色的屏风之上,形容山色如画,美景宜人。 【赏析】 此诗写送别友人归护国寺,首联点出天台胜景,颔联以反诘句式,突出友人所居之处的幽美景色;颈联描绘友人所在之地的山色之美,尾联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注释】 1. 龙华会: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龙华树下成佛。 2. 护国寺:位于今四川成都,是著名的古刹。 3. 来赴龙华约:来参加龙华会的约定。 4. 归承帝泽新:回到朝廷接受新的恩泽。 5. 道高传几祖:你的道行高远传承了几代。 6. 言下得何人:言语之中能领悟什么。 7. 水想灵溪健:想象着清波荡漾的灵溪。 8. 花饶法界春:百花盛开充满法界的春天。 9. 自甘铅钝者:自己甘心做愚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