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哥啄碎花须落,晓风低弄秋千索。刚上一重楼,青山又送愁。
几番寒食雨,柳絮依人舞。春梦晚归家,小池闻暮蛙。
菩萨蛮 · 春愁二首
介绍
《菩萨蛮 · 春愁二首》是清朝文学家尤侗的诗作。
《菩萨蛮 · 春愁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
相关推荐
【注释】 鹦哥:鹦鹉。啄碎花须落,指鹦鹉的嘴啄断了花瓣而落下。晓风低弄秋千索,指在春风中秋千轻轻摇晃。刚上一重楼,青山又送愁,指刚刚上了高楼,青山又在远处送来了忧愁。 几番寒食雨,柳絮依人舞,指几次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春梦晚归家,小池闻暮蛙,指春天的夜晚,梦中回到了家中。小池闻暮蛙,即“闻蛙”,指听到蛙声。 【赏析】 《菩萨蛮·咏画》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该诗以咏画为题
诗句:春风婀娜飘帘幕,玉钩踏破花阴薄。 译文:春风轻轻摇曳着帘幕,就像美人的手指一样柔软。那玉钩仿佛踏破了花瓣之间的缝隙,露出了一片美丽的花丛。 注释:婀娜:柔美而有曲线。帘幕:指门帘。玉钩:古时用玉石制成的装饰物挂在门上或窗户上作为开关的工具。花阴:即花影,形容春天花儿在阳光下的影子。薄:稀疏,薄弱。 赏析:这首诗通过春日的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春风婀娜飘帘幕”
菩萨蛮 · 春愁二首 雨声碎滴琅玕竹,风声轻戛珊瑚玉。月影又模糊,和烟上鹧鸪。 湿萤游古屋,蟋蟀悲秋菊。罗帐蕙香残,幽人晓梦寒。 注释: - 琅玕:一种美玉,这里指代竹。 - 戛:敲打。 - 月影:月亮的倒影。 - 湿萤:被雨水打湿的萤火虫。 - 蟋蟀:即蟋蟀,一种昆虫。 - 罗帐:用丝织成的帐子。 - 蕙香:一种香气,通常与兰花相关。 - 幽人:隐士或隐居的人。 赏析:
菩萨蛮·春愁二首 画帘卷断珊瑚索,绣床小梦随风落。残月杏花堤,晓莺恰恰啼。 美人和笑立,露叶牵衣湿。待得侍儿来,妆奁一半开。 注释: 1. 画帘卷断珊瑚索:描绘了一幅画面,画中的帘子被卷起,就像折断了一根珊瑚一样。 2. 绣床小梦随风落:在绣床上做了一个梦,但梦境随着风飘散了。 3. 残月杏花堤:形容夜晚的月光下,杏花盛开的小河堤。 4. 晓莺恰恰啼:清晨的莺歌悠扬而婉转。 5. 美人和笑立
乌衣双燕穿帘舞,衔花故坠金钗股。 乌衣巷里,有两只燕子在飞来飞去,它们把衔来的花瓣落在了金钗上。 陌上柳丝飞,锦屏人未归。 路上的柳树正在随风飘动,但是那个女子还没有回来。 小窗沉昼闭,山枕留香睡。 小窗户被关闭着,我躺在枕头上睡着了,留下了花香。 春梦杳如烟,知他向那边。 春天的美梦就像烟雾一样,我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竹鸠唤起斜阳梦,杨花倒挂金泥凤。独自摘青梅,鞋弓印翠苔。 罗衫薄不绾,衬得东风软。一捻小香脂,无端蜂蝶知。 注释: 竹鸠——指杜鹃鸟,春天叫唤的时候会发出凄厉的叫声,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到来,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斜阳梦——斜阳,指太阳偏西时的景象,暗示着傍晚或傍晚时分;梦,表示梦境、幻想,这里指作者在梦中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和美景。 杨花——杨柳树的花,又称榆荚,颜色洁白如雪
花台日暮莺辞去,暖风吹散胭脂雨。春困晚梳头,珠帘不上钩。 译文: 在花台上,日暮时分,黄莺儿飞去,暖风将散落的花瓣吹散,如同一场胭脂雨。春天的倦怠让我晚上梳妆时显得无精打采,珠帘也懒得升起。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通过描绘鸟儿归巢、花儿绽放等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然而,诗人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疲惫
注释: 梨花带雨飘香雪,乱蛙啼出西窗月。庭砌绿阴浓,罗衣惹暮风。 画梁新燕乳,宿梦呢喃语。唤我掩湘帘,夜深清露寒。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愁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梨花带雨飘香雪,乱蛙啼出西窗月。”词人以梨花带雨的景象开篇,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梨花飘香的美景。梨花如雪般洁白,雨滴落在花瓣上,仿佛带着点点雪花,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
注释: 香兰:指兰花,一种芳香的植物。银屏:屏风,古代的一种家具。小蛮:古代美女的名字,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回风舞:随风摇曳的舞蹈。绿纱:绿色的帘子。美人春梦中:美人在春天的梦中。 箫声吹月白,柳带笼烟碧。芳草满江南,相思一夜深。 译文: 兰花在银屏上吐露芬芳,美女小蛮起身翩翩起舞如回风般轻盈。阳光静谧,绿色的帘幕空无一人,美人如同在春天的梦中。 箫声悠扬,月光洁白如霜
【注释】 (1)“疏风细雨”:指春天的小雨,春雨绵绵。 (2)“扁舟”:小船。 (3)“欲载花魂去”:想带着花的灵魂离去。 (4)“燕子不归家”:燕子没有飞回。 (5)“午日斜”:中午时分,太阳偏西。 (6)“落红一晌颤”:红色的花瓣一阵阵地颤动。 (7)“界破残妆面”:花的颜色像女子的面容一样。 (8)“收拾护花铃”:把保护花的铃铛收拾起来。 (9)“鹦哥报压惊”:鹦鹉在鸣叫
诗句一:马蹄踏遍天涯草,杜鹃啼破东风小。 译文:我骑着马走过了茫茫的天涯草地,听着杜鹃鸟的啼叫声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凄厉。 赏析:诗人以马蹄声和杜鹃鸣描绘出一幅春天踏青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诗句二:花落碧栏桥,翠楼红袖招。 译文:花瓣随着风飘落在碧绿的栏杆旁,翠楼之上红袖轻摆,似乎在向过客招手。 赏析: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热闹
彩线斜袅金跳脱,篆符戏绾同心结。 ——第一首 彩线:用彩色丝线。斜袅:下垂貌。金跳脱:用金箔剪成的花饰。篆符:用铜钱或龟甲等刻成的印信。戏绾:戏弄地绾起。同心结:表示两心相印,相爱的结。此句写女子绣花的情景。 酌酒劝檀郎,蒲花衬口香。 ——第二首 酌(zháo):斟酒。檀郎:对男子的美称。蒲花:一种草本植物,古人认为有香气,用来衬口。这两句是说女子斟酒给心爱的男子喝。 兰汤初罢浴
注释: 一阶芳草茸茸绿,乱飞蛱蝶无人扑。欲摘小蔷薇,嫌他棘刺衣。 昼长停绣谱,私共双鬟语。心怯越梅酸,只将纤手抟。 译文: 一层层的芳草茸茸绿,乱飞的蝴蝶没有人去捕捉。想要摘下蔷薇花,又怕它刺破衣裳。 白天太长了,停止在刺绣上,悄悄地和两个丫鬟说话。心中害怕梅花的苦涩,只是把纤细的手攥在一起。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情的小令词。全词以“芳草”为线索,由春愁写到闺中日常生活,最后又回到春愁上来
诗句释义: 锦葵花底弹棋坐,一帘明月留人卧。 粉汗湿红襕,倩郎摇素纨。云鬟胡乱挽,罗帐金钩卷。笑掷竹夫人,无端一面嗔。 译文: 在锦绣的葵花下,我坐着弹着棋子,一帘明月把我留在这里安眠。我的粉香汗水打湿了红色的衣襟,你轻手轻脚地摇着我的素绢衣。我随意地挽起头发,而你的罗帐中藏着精巧的金钩。我笑嘻嘻地把玩着一个竹夫人玩具,却无端地惹得你生气。 赏析: 这首诗是《菩萨蛮·夏闺二首》中的第二首
菩萨蛮 · 春愁二首 远山新吐蛾眉月,半钩飞入梧桐叶。刚得照妆台,昵人脱燕钗。 风吹裙带急,花下凭肩立。细数旧时欢,低头屈指尖。 注释: 1. 远山新吐蛾眉月:形容山峰如同新长出蛾眉般美丽。 2. 半钩飞入梧桐叶:月亮的半圆形如同飞入梧桐叶中一般美丽。 3. 刚得照妆台:刚刚在梳妆台上梳妆打扮。 4. 昵人脱燕钗:形容女子在梳妆打扮的时候,摘下了像燕子一样的发饰。 5. 风吹裙带急
【注释】 菩萨蛮 · 春愁二首:词牌名。此为第一首,第二首为“玉楼春 · 和情” 翠钿尽卸香云绿:用翠钿装饰的首饰已全部卸下,换上了绿色的妆饰。 红衫松扣纤纤玉:穿着红色的衣衫,轻轻解开衣襟,露出纤细的玉手。 旖旎揭罗帷:揭开华丽的帷幕。旖旎,美好的样子。揭罗帐,掀开华美的帐子。 移灯匿笑时:在灯光下偷偷地笑。匿笑,指偷偷地笑。 闭门霜月去:关上房门,月光中透出寒气。 不减春宵味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曲江:指长安城南曲江池,为唐时游乐之地。 扶杖:手拄拐杖。 乔扮:化妆。 浓笑:笑得十分高兴。 【赏析】 《菩萨蛮·春愁二首》是唐代李商隐的一首词,共二首。此词描写一位年迈的将军在春天思念情人的心境。 第一首写春日里将军骑马出城,来到曲江畔,看到满眼翠绿的芳草,他不禁想到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了。第二首写他曾经在曲江游玩时扮过参军,现在逢场作戏,又重新扮演了参军的角色
【注释】 六宫:指宫中妃嫔。芙蓉镜:即玉容镜。 君王:指唐玄宗李隆基,此句说唐玄宗偶遇一个鬓发蓬松的人,就爱上了。飞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游子或无家之人。殿脚:宫殿的屋角。惜:爱惜。 昭阳: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后的居所。天几重:天空多么高远。 杜秋娘:唐代歌女,以善歌舞著称。上皇:对皇帝的尊称。 【赏析】 《菩萨蛮》是唐教坊曲词,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时填《清平乐》一词而唱得兴起
少年悔读高唐赋,片云片雨无寻处。 欲买美人图,吴宫香粉无。 三山青鸟断,萼绿何时见。夜梦是耶非,玉钗金缕衣。 翻译: 在青春时期,我悔恨曾经阅读《高唐赋》,那些飘忽不定的云彩和细雨,似乎已无处可寻。 我渴望拥有一幅美丽的美人画,但遗憾的是,吴宫的香粉早已不再可得。 传说中的三山神鸟已经断了线索,而萼绿华何时才能再次出现? 在夜间做梦时,我疑惑是否真的见到过她
平生脱手千金剑,意指诗人拥有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象征着其曾经的权势和地位;衣鹑马狗今谁盼,意味着现在的自己已不如往昔,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地位。以下是对尤侗《菩萨蛮 · 春愁二首》中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平生脱手千金剑: - 意:拥有一把珍贵的宝剑。 - 象征意义:宝剑代表着权力和地位。 - 历史背景:尤侗作为贡生,官至永平府推官,可见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2. 衣鹑马狗今谁盼: - 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思想情感,并理解诗意。“关山戎马惊鼙鼓”,指边塞的风云突变,战马奔腾,军号声中夹杂着急促的鼓声;“军书百道征徭苦”指征调频繁。“风急雁哀叫,荒田寸草无”,指大雁因风急而发出叫声,荒废的田地里长不出一草半木,形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重。“千家闻野哭,鬼火逃亡屋”,指百姓听到远处传来的哭声
【注释】 卢龙:唐幽州,今北京市大兴县。 冰霜:形容严寒。 苦寒:形容气候酷热。 苦热:形容天热得难受。 飞梦:形容梦境变幻不定。 返魂丹:传说能延寿的仙丹。 空囊:比喻穷困的口袋。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春愁的作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全词以卢龙道为背景,借景生情,表现了作者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悲愤心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短衣匹马卢龙道,冰霜千里催人老。”开篇即点出地点是卢龙道
《菩萨蛮 · 春愁二首》是清朝文学家尤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尤侗的这首诗,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和感受,也蕴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白云冉冉苍梧下: - 白话释义:天空中洁白的云朵缓缓地飘向苍梧山。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白云象征着高远与自由,苍梧山则代表着古老与静谧。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心灵的平静与放松。 2.
著书自苦徒为尔,千秋万岁谁传此。 前后两茫茫,三生人断肠。 黄金空铸错,彩线难缝络。 何处度余年,除非离恨天。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首: > 著书自苦徒为尔, > 千秋万岁谁传此。 > 前后两茫茫, > 三生人断肠。 > > 注释:为了写作而感到痛苦,这难道是为了别人(如读者)吗? > 即使时间长久到永恒,谁能将我的思想和作品流传下去? > 我所处的世界是模糊不清的,我的内心也是混乱的
阿嫲曾梦江都好,迷楼一炬空荒草。何处教吹箫,凄凉廿四桥。 西风吹客舍,落叶隋堤下。谁唱望江南,惟闻昔昔盐。 赏析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阿嫲曾梦江都好":“阿嫲”在此处应指祖母辈的长辈女性,她曾经梦见过江都的好景致;“迷楼”是扬州一处著名的景点,但在一场大火中被毁;“空荒草”形容了战后的荒凉景象;“教吹箫”,可能暗含着对往日优雅生活的怀念
诗句释义 1 青楼小杜扬州梦,纱灯万点觥船弄。 “青楼”指的是古代的妓院,这里用来代指繁华的都市生活。"小杜"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用来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扬州梦"则可能指在扬州的一段美好时光或回忆。"纱灯万点"形容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觥船弄"则是饮酒作乐的场景。 2. 书记纵才高,怜才思太牢。 “书记"通常指文职官员,"才高"表示才能出众
菩萨蛮·春愁二首 步摇颗颗珠环小,裙拖滴滴金泥巧。早起傍妆台,笑兜红绣鞋。名香罗带染,碧玉钩帘卷。度曲喜双声,呼郎并合笙。 注释: 1. 步摇颗颗珠环小,裙拖滴滴金泥巧。早起傍妆台,笑兜红绣鞋。 步摇:一种首饰,用玉石或金银制作,可以摇曳生姿。颗颗珠环:形容步摇上的珠子很多,一颗颗都清晰可见。滴答: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脚步的声音。金泥巧:指裙子上的金色刺绣,工艺精巧。早起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此词以景起兴,借冷霜、落花、雁字、晓风等景物抒发春愁。 菩萨: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的简称。佛教谓释迦牟尼为“正遍知”、“圆觉”和“应化”的圣者,故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寺中供奉的佛,称“菩萨”,即愿成佛者。 凝:凝聚,凝结。 影空摇月凝霜冷:月光下,冷月被冷霜凝结,映出空空的影子,在窗纱上摇动。 断肠: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人字雁
注释: 一声啼雁铺沙白,白沙铺雁啼声一。 孤枕夜凉初,初凉夜枕孤。 捣砧和梦悄,悄梦和砧捣。 愁客望高楼,楼高望客愁。 译文: 一声啼叫的雁儿铺满了白色的沙滩,白色的沙滩上传来了雁儿啼叫的声音。孤独地躺在枕头上面,感到夜凉初来,刚刚入睡就又醒来了。 捣砧的声音在梦中悄然响起,梦中悄然响起的声音又在捣砧。忧愁的人望着高楼,楼上的人却在望着我这个忧愁的人。 赏析: 《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