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错节不知年,老干横斜倚壑前。
阅历春来经旷代,幂花犹著雪霜天。
续梅花百咏古梅
介绍
《续梅花百咏古梅》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陶德勋创作的诗作,表达了对古梅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绘了古梅的形态,“夜入梅林望月华,月华光里数枝斜”。诗人通过夜行进入梅林,在月光下观赏那些挺拔向上的古梅,感受到了它们的清高与坚贞。诗人还细致地刻画了梅花的特点,“短干疏枝露爪牙,春来再发旧时花”。描述了古梅虽然短小但依然坚韧不拔,春天到来时又能再次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赋予了古梅以人格化的特征,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美丽与生命力。
相关推荐
【注释】 盘根错节:树根盘曲交错。 不知年:无法知道有多少年了。 老干横斜倚壑前:老枝横斜,靠在山沟里。 阅历:经历,经历风雨。 春来经旷代:春天到来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幂花犹著雪霜天:梅花依然在寒冷的冬天绽放。 【译文】 古梅盘根错落,不知道多少年了,枯干的枝干横斜着靠在山沟里。它经受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历练,仍然顽强地盛开着,即使白雪覆盖了整个冬天,它也不怕冷,依旧在寒风中绽放。 【赏析】
【注释】 冰清、玉倚:形容梅花洁白如冰,枝干挺直如玉。 百咏:这里指众多诗人的咏梅诗作。 三槐:指古代汉文帝的三个丞相——萧何、曹参、张苍。 巡檐索笑:在屋檐下徘徊,讨取人们的笑脸和赞许。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古梅赞颂了那些为官清廉的仁人志士,表达了对廉洁奉公、不畏艰险、不惧权贵的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首句“冰清玉倚”,以梅花洁白无瑕、枝干挺拔的形态比喻梅花的高贵品格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王冕。他生活在元末明初,是著名的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我们来解析诗句: 1. 官路迢遥达上京:官路迢遥表示道路遥远,上京即指首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通往京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 2. 花开夹道护人行:花开夹道表示道路两旁开满了花朵,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人们在花海中行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注释】 几:多少。皋(gāo):水边。絮:柳絮,指飘飞的柳絮。萍:浮萍,指漂浮的浮萍。傲:自豪。托:依傍。牢骚:怨恨之词。 【赏析】 此诗以咏物起兴,首二句写梅,次二句写柳,三、四两句自赞自慰,五、六两句写人。全诗借咏梅、咏柳以自况。 梅花与柳树都是春天里最有代表性的植物,而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梅花耐寒傲雪,独自开放,不畏严寒;而柳树则柔媚多姿,随地而生,容易枯萎
注释: 谁识清标傍水滨,一枝映出两枝春。 天生美质颜如玉,不向西施窃效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梅花自喻,以梅花的傲骨比喻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 首句“谁识清标傍水滨”,意思是说谁能认识这清新俊逸的梅花,它生长在靠近水的岸边。这里的“清标”指的是梅花的优雅气质,而“傍水滨”则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 颔联“一枝映出两枝春”
【注释】 1. 梅花(古梅):指梅花的花朵。 2. 花魁:花中第一,比喻最美丽。 3. 岭头:山岭上。 4. 数点:点点。 5. 牧童樵子:放牧的小孩和砍柴的老头儿。 6. 早向阳:迎着太阳生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古梅在山岭上的傲骨形象,赞美了它的坚韧与不屈。诗中的“独占”、“出众”等词语,表现了古梅独特的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牧童樵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古梅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玉作寒花铁作条:梅花如玉般纯洁高雅,如铁般坚韧不屈。这里的“玉”和“铁”,都是比喻梅花的高洁品质。 任霜雪压任风摇:无论严寒的霜雪还是猛烈的风雨,都无法阻挡梅花傲然挺立的姿态。这里的“霜雪”和“风”,都是形容环境恶劣,但梅花依然坚强地生长着。 耻同桃李芳菲斗:梅花不屑与桃花、李花争艳斗丽,它有自己的清高品格
【注释】 漏泄:泄露,透露。信转迟:消息传来晚了。冲寒:冒着严寒。仙梦:指梅花的清香和美丽。莫回:不要再回来。栏干:栏杆。十二遍依时:十二次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花。 【译文】 春光泄露的消息不如预期,梅花冲破雪层迎寒开放,香气四溢。不要回到梦里去,因为那已经太晚了,梅花已经开过。我一次次在栏杆旁欣赏这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咏梅的诗作,作者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不畏风雪,坚韧不拔的精神
【注释】 白云深处:指深山中、云雾缭绕的深处,比喻高洁之地。月明乡:指皎洁的月光映照下的乡村,比喻高洁之地。玉骨珊珊:形容梅花枝干如玉般洁白晶莹,花朵如珊瑚般繁密艳丽。引梦长:暗示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莫谓芳魂米是幻:表示不要怀疑梅花的香气和美丽是虚幻的。清香一段绕银床:形容梅花的清香浓郁,仿佛飘绕在银色的床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梅的形象
诗句释义及注释: - 东阁寻来又霸桥,江城走遍路遥遥。 - 东阁寻来:指诗人在一个地方寻找,最终找到东阁。 - 又霸桥:霸桥是地名,诗人可能在此地停留,或者与这里的梅花有关。 - 江城走遍:形容诗人走过很多地方,到处寻找梅花。 - 路遥遥:道路漫长,难以到达。 - 随溪曲达山深处,始见高枝竹外飘。 - 随溪曲达:沿着溪流曲折行进,寻找梅花的踪迹。 - 山深处:山的深处
【注释】 梅花:又称“雪里花”,属蔷薇科,是一种落叶小乔木。 薜萝(bìluó):一种蔓生植物,茎细软,叶子有毛,花紫色。 驿使:古代传递公文、军事情报的人或传递紧急军情的使者。此处指从南方送来梅花的使者。 芳容:指梅花美丽的容颜。 【赏析】 此诗为咏梅之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江南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于寒冷的天寒地冻之中。次句写梅花年复一年
【注释】 梅花:指梅树。百咏:即《百梅图》。竹篱茅舍:泛指简陋的住房。娱情:使感情得到寄托。巡檐索得:从楼上探身到屋檐下,暗中窥视。私相笑:私下里互相嘲笑。禁城:指皇宫。这里比喻富贵人家。静处安身胜禁城:在清静的地方安身,比起处在繁华热闹的京城还要好。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不料芳心素守贞”,首联点明题意。“守贞”即守节,梅花有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秉性,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示自己不慕荣华富贵
注释: 1. 冷艳开来自耐寒:形容梅花的花色清雅,香气扑鼻。 2. 枝间长有鹤盘桓:比喻梅花在枝头傲立,好像仙鹤在盘旋。 3. 冰姿不比娇姿贱:形容梅花的坚韧不屈、高洁傲岸的品质。 4. 寄语诗人奠误看:劝诫诗人不要因为梅花的美丽而误以为它柔弱可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质,通过对比梅花和娇美的花朵,表达了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诗中“冷艳开来自耐寒”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出相关的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答案】 注释:百咏是许多首的合称,指诗人自己写的咏梅诗。 译文:平生抱负少知音,只有高人品性惬素心。自是操持能耐冷,名流几辈动清吟。 赏析:这首诗是咏梅诗中的佳篇。首句“平生”二字,道出了作者一生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次句“少知音”,说明其人志趣高雅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梅的诗,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知已和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下面是逐句释义: - 终结同松竹般荣:这句话意味着梅花与松树和竹子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它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荣耀。 - 友结寒天喜笑迎:这句话表明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能够盛开,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象征着友谊,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共同迎接未来的希望。 -
【注释】 梅花:指梅树。雪里见春回:雪中见到春天的来临,形容大地复苏的景象。梅开向雪占春魁:梅花盛开时,迎着雪花开放,独占鳌头(“鳌”是传说中的海中龟)——即独占春天的主宰地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情景。前两句写冬末春初,白雪皑皑,梅花却傲霜斗雪而开,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后两句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风貌,它迎着大雪开放,以自己的美丽独占了春天的风骚
【注释】续梅花百咏:即《梅花百咏》,指唐代诗人王冕的组诗。王冕,字元章,浙江嘉兴人,元末著名诗人、画家。 【赏析】此诗为《梅花百咏》之一。前两句写古梅的形貌,后两句写其品格。首句“瑶台仙质貌如何”,以“瑶台”代指天界。“仙质”指仙女之躯,言其非凡而美丽。第二句“风致飘飘喜笑歌”,形容古梅在春风中轻盈摇曳,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又欢声笑语,如仙女般活泼可爱。第三句“一片冰肌赓白雪”
诗句释义: 1. 终□早起暗伤神 - 描述了梅花在早晨绽放的景象,但这种美好被“暗伤神”所掩盖,暗示了作者因某种原因而心情低落。 2. 似雪花飞尽染尘 - 用“似雪花”来形容梅花的洁白,但随后提到它被污染,象征着纯洁的美好被世间的污秽所污染。 3. 洁白亦遭红雨妒 - “红雨”通常指代悲伤或不幸的泪水,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美丽被嫉妒或破坏。 4. 千金难买艳阳春 - “艳阳春”指的是春天
【注释】 水村山郭:指水边村落和山麓的城郭。 送香风:形容梅花香气四溢,如送清香之风。 景不同:景色因梅花盛开而变得美丽。 游玩竞夸春色好:形容人们争相赞美春天的美。 新枝折得插瓶中:意思是说将新长出的枝条剪下来,插在瓶子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象以及人们的赞美之情,生动地表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悠远,充满了生活气息
续梅花百咏·古梅 【注释】 抚:抚摸。盘桓:徘徊,流连。兴最豪:兴致最高昂。繁枝宜剪用并刀:适合用并州(今山西)出产的利刃来修剪繁密的枝条。天寒:天气寒冷。纤纤:纤细。攀登:登高。不畏高:不畏惧高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古梅的生长状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旺盛、坚韧不拔的品格的喜爱之情。 首句“抚树盘桓兴最豪”,诗人在欣赏古梅时,心情激动,兴致盎然。盘桓,意为徘徊,流连;兴最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梅花百咏·古梅》。下面逐句释义: - 第一句“露洗铅华雨滴腮”,形容梅花在清晨被露水和雨水洗涤过,如同女子洗去脸上的妆容。这里的“铅华”指的是女子化妆用的化妆品,而“腮”则是指脸颊。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梅花被雨水洗涤后,显得更加清新自然。 - 第二句“晓妆新浴喜春回”,描绘了梅花在早晨刚沐浴后的情景。这里用“新浴”形容梅花刚刚沐浴过,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注释:美人谁不爱簪花,因为簪得梅花兴更赊。用螺髻梳成春色拥在头顶,一枝梅花香飘过鬓边斜映在发际。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赞美了美人的优雅和美丽。首句“美人谁不爱簪花”点明了主题,美人对梅花的喜爱不言而喻。次句“簪得梅花兴更赊”,则进一步揭示了梅花对美人的吸引力,梅花的美丽让美人兴致盎然,仿佛置身于美好的春天之中。三、四句“螺髻梳成春色拥
【注释】1.克色:颜色。2.学寿阳:即效学杨贵妃的丰姿,这里指模仿梅花的美丽。3.淡:素净的颜色。4.月昏黄:月亮被云遮掩,光线暗淡。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首句写梅花含苞待放时,色彩斑斓;次句写其形貌,额点如美人之颊;第三句用反说的方法写梅花的清香远胜于人世的浓妆艳抹;末句写月光映照下的梅花,更显得幽静、淡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中“树曲枝环久植根”一句中的“植”是“长”的意思,意思是古梅树的树枝盘旋着,已经生长了许多年了。第二句“冰霜历炼几晨昏”,意思是梅花经受住了严冬和霜冻的考验。第三句“丫杈古干形多怪”,意思是古梅树干弯曲盘旋,形状奇特,宛如一条蟠伏的大龙。最后一句“仿佛蟠龙绕故园”
注释: 短干的梅花和长枝的梅花,都是可以任凭剪刀剪裁出来的。春天到了,它们在人们手中生根发芽。不知道是谁传下来一种能够长生不老的秘诀,大自然的力量真是神奇,善于把胎儿接到母体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通过描绘梅花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精神的赞美。 首句“短干长枝任剪裁”,描绘了梅花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景象。短干指的是梅树的枝条较短
续梅花百咏 古梅 四序名花次第开,闲阶尚少玉梅裁。 年来几费弥缝力,始得浓阴布满台。 注释解释: 1. "四序":四季,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 "次第":一个接一个地。 3. "闲阶":指庭院或园林中没有经过精心修剪的台阶。 4. "玉":形容梅花的颜色如玉般洁白无瑕。 5. "裁":裁剪,修剪。 6. "弥缝":填补裂缝,修补漏洞。 7. "浓阴":浓密的树荫,形容树木长得茂盛。
【注释】 瑶花:即梅花。瑶,美玉。 影重堆:形容花朵繁多,堆积如山。影,指花的影子。 纷飞:纷纷飘落。 知是:知道是谁。 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 翠阶、玉阶:指台阶。翠色,绿色;玉色,白色。 【译文】 满树的梅花开放,花瓣层层叠叠,犹如无数层雪堆。是谁让纷飞的梅花落在绿苔上? 我就知道一定是春天有意的安排,才让美丽的花朵在翠绿的台阶上显现出来。 【赏析】 这首诗写梅花盛开的景象
注释:杏树下的梅花枝条覆盖着曲折的栏杆,清香想要溢出来却不敢冲寒。人们知道春天的花发时有很多人吟咏,像“春雨江南”这样的诗句也很漂亮。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注释】 梅花:即“梅”,古称墨梅。百咏,泛指各种咏物诗。竹外枝:即“梅边竹外枝”。向:朝着。“竞尔”句:竟然如此,竟自向梅花弯曲。庭前:庭院里。种:栽植。添双喜:增添喜庆的意思。“五福三多”句:五福:寿、禄、财、喜、良;三多:多子、多孙、多福。独自知:独自知道。 【译文】 曾见梅花斜倚在竹林之外,竹子居然向着梅树弯曲。 庭院里栽上了这梅和竹,增添了双喜,五福三多,独自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梅花飞雪舞,岁将残:梅花在飞舞着雪花,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结束。 2. 雪片梅花斗晚寒:雪花与梅花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振作精神增骨力: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不屈,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精神。 4. 江头白战钓翁看:江头的钓鱼老人在观看这场雪中的战斗,寓意着人生如一场战斗,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解析】 “夜入梅林望月华,月华光里数枝斜”意思是夜晚我进入梅花林中看月光。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几枝梅花显得格外娇美。“清香一段从衣出,疑是嫦娥降我家”意思是淡淡的香气从衣袖中飘出,仿佛是嫦娥降临到我们家了。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幽香图,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深夜,我走入梅林之中观赏明月,那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
【注释】 1. 梅花:古称“梅花”,是蔷薇科植物。 2. 迎风:指梅花开放在风中。 3. 风景异常:形容景色特别美丽。 4. 仙子:神话中的仙女,此处借指美丽的梅花。 5. 飞入昭阳殿:比喻梅花轻盈飘洒地飞进宫殿。 6. 巧为宫人助晓妆:形容梅花给宫女们带来了欢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其带给人们的喜悦,通过生动的比喻,把梅花比作仙女,赞美了梅花的优雅与美丽。同时
古梅(选一) 古干疏枝远望迷,山村不辨树高低。 花开庾岭寒香袭,日暮惟闻喜鹊啼。 注释: 1. 古干疏枝远望迷:指的是古梅的树干和枝条稀疏,远远望去,让人感到迷惑。古干疏枝描绘了一幅古梅枝干粗壮、枝干交错的画面。 2. 山村不辨树高低:在山村里,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很难分辨出树木的高度。这里的“村”字,既指真实的农村,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乡村意象。 3. 花开庾岭寒香袭:庾岭是指地名
注释: 一树孤高,不与世俗为伍。 岁寒时节,谁人能与之为邻? 平生风骨,无人可比。 绝世仙姿,独步天下。 译文: 一树梅花独自高耸,不与世俗为伍。 岁寒时节,谁能与之相居? 平生风骨,无人能够比拟。 绝世仙姿,独步天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性格。首联“一树孤高出俗尘,岁寒谁与结芳邻”,描绘了梅花独自高耸于世俗之外的景象
【注释】 梅花:指白梅。白玉条,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江城:即南京,作者当时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溪桥:指建康(今南京市)的秦淮河上的小桥。羊肠路,形容弯曲险要的山路。知有余香:意思是知道这梅花的香气是无穷无尽的。余香,即香气、香味,这里指花香。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百咏”为题,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诗。首句写梅花移植到南京后生长茁壮;次句写梅花已开在秦淮桥上,并越过长江两岸了;三句写经过曲折的小山路上
【注释】 百咏:指众多的咏物诗。梅惟数点动清思,落落疏疏放石涯:只有梅花几点能触动人对清高品格的思念,虽然花枝落落,稀疏零落,但也能自在地生长在石头上。岂似春风桃李树:怎能像春天里桃树和柳树那样繁花满树呢? 【赏析】 《续梅花百咏·古梅》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诗人以梅花自喻,通过梅花不媚俗、独清高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不愿为权贵所屈的坚贞气节。 首句“梅惟数点动清思”,以梅花比喻自己的高尚品质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的开始。 物华新: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自笑:自我嘲笑。花魁:花中的皇后,比喻梅花。 岭头:山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首句“韶光初启物华新”,诗人用“韶光初启”形容春天的到来,用“物华新”描绘了万物复苏的景象,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次句“先吐寒梅色更匀”,诗人以“先吐寒梅”来形容梅花在春天的最先绽放
续梅花百咏古梅 不及苍松树几寻,花开数点见天心。 俯身伏处茅檐下,未许红尘十丈侵。 注释:在苍松的旁边我比不上它,只有几根枝条可以和它相比,它的花只有几点。它俯身伏卧在茅屋的屋檐下,没有被红尘世界所污染。 赏析:诗的首联以“不及”二字为转折,将诗人与苍松对比,突出了苍松的傲骨、坚韧和高洁之品格。颔联则通过描写古梅的生长环境,展现了其超脱尘世、孤高自赏的特点。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古梅的高洁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杳杳长枝又短枝,莫通消息动遐思”意思是:梅花枝头长短不齐,无法互相传达信息,引发我深深的思考。“时来风送香千里”是说:梅花盛开时节,一阵清风送来了它的香气,它那香气传遍千里。“月到窗前疑是君”意思是:月亮来到窗前,仿佛是梅花在向我招手。 【答案】 译文见注释。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的枝条长而短,不能互相传递信息,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后两句写梅花盛开时节
【注释】 ①清瘦:形容梅花枝干挺拔,姿态高峻。 ②玉骨珊阑(shān lán)月下归:月下,指月亮照在梅树上。珊阑,美玉的样子,这里指梅花枝干的洁白。 ③莫道:不要说。 ④终存老干小腰围:意思是尽管年岁已老但枝干仍很结实。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诗中“容颜清瘦异痴肥”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梅树,突出其枝干高耸入云,形神兼备的特点;“莫道严寒姿渐减,终存老干小腰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梅花》,全诗如下: 未经霜雪学宫妆,雨露恩承体自香。 自笑清姿尘不染,冰肌玉骨侍昭阳。 注释: - 未经霜雪:没有经历寒冷和风霜的考验。 - 学宫妆:古代女子学习时使用的妆容。 - 雨露恩承:比喻受到良好的照顾和滋养。 - 体自香:身体自然散发出香味。 - 自笑清姿:自嘲自己的清高姿态。 - 尘不染:不受世俗污染,保持纯洁。 - 冰肌玉骨
这首诗是《续梅花百咏》中的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全诗如下: 疏影斜枝近屋檐,时来雨露色何淹。 窗中睡起无情思,欲看香姿唤卷廉。 注释: 1. 疏影斜枝近屋檐:指梅花的枝叶斜斜地伸向屋檐,疏淡的影子映衬在屋檐下。 2. 时来雨露色何淹:意思是梅花虽然受到时来雨露的滋润,但颜色并不鲜艳。这里的“淹”是指淹没、掩盖的意思。 3. 窗中睡起无情思:意思是在窗户前醒来后,没有思念之情
【注释】 质:指梅的本性。和羹:比喻人品高尚。品自华:品格自高。厌饫:饱食。吞:吃。吐:吐出。齿牙:牙齿。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赞美梅花的佳作。诗人首先称赞梅花具有高洁的本性,然后描绘出梅花在闲逸中咀嚼时,其滋味令人心旷神怡,最后指出梅花的清香一直存在,即使被吞下也能在人的牙齿上留下清香。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续梅花百咏古梅 不同桃李斗芬芳,耿耿精神独傲霜。 知是一生风骨健,天寒时节愈生香。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古梅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坚韧品质。诗人通过对比桃花与梅花,强调了古梅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格。同时,诗中的“风骨健”也表达了对古梅生命力的赞美。 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生动地描绘了古梅在严寒中的傲然挺立。诗中通过对古梅与桃李的对比,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高洁品格。此外
【注释】盆:花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古梅,赞美了梅花的坚贞不屈和傲视严寒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盆内根蟠小洞天”,写诗人所养的古梅生长在花盆里,犹如一个幽静的小洞天一样。 “陶甓一般圆”,写古梅的形态,如同陶瓷器那样圆润。 “不争雨露沾窗外,常伴琴书置几前”,写古梅不受风雨侵扰,总是伴随着琴书置于案前。 “窗外”二句,写诗人将古梅安置在案头,以供自己观赏
【注释】 点缀:装饰。宫样:宫廷中的样子。脂粉:女子化妆用的膏、粉,引申为女子。处士家:隐士的居宅。 【赏析】 此诗描写了梅花与雪的美丽景致。“点缀霜华与雪华”一句,写梅花和雪花,在冬日的寒风中,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把大自然装点得一片银白,宛如一个美丽的宫殿。“浑如宫样着银花。”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将梅花和雪花比作宫殿中的银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冬日的美景。 “不须脂黛添颜色,妆淡偏宜处士家。”两句诗
【注释】 家家:处处。子离离:黄梅熟了,果实累累。枝头恰似垂金弹:形容梅树的果实犹如金色的弹子。众鸟惊飞不敢窥:众多的鸟儿被梅树的果实吓走了。 【赏析】 以雨后梅花为题,描绘一幅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画面,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的首句“家家景物奇”,是说雨后,家家户户都出现了奇异的景象:春雨过后,到处一片生机盎然,万物复苏。接着第二句“黄梅酿熟子离离”是说黄梅酿(一种酒)也酿造得十分香甜可口
【注释】 遇合:指君臣、朋友的相遇和聚合。贵雨匀:《汉书·五行志下》载,文帝时,黄龙见池中,有司占之以为“嘉气至”,“宜雨”,于是诏天下大雩。贵雨者,认为天子应为天下降雨,以解旱灾。百咏:即“百诗”。古梅:指《梅花百咏》。百咏是宋人王十朋所编,共一百首,其中多有咏梅之作。《古梅百咏》是明代李流芳辑录的一部梅花诗集。 阳:指太阳。阴:指月亮。燮理:调和。名臣:有名望的大官。和羹:古代烹调方法
这首诗的译文是: 初冬至,天气渐冷,霜已降临,梅花即将凋零。 不待柳条泛出春光,梅花就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注释:葭灰:即葭灰,古代用葭草燃烧,烟上端有白色凝结,用来观测节气。序入初冬:序,指季节;入,到;初冬,即初冬时节,指农历十月。雪意寒:即雪意寒,雪的寒冷气息。漏泄:泄露、透露。报人看:告诉人们春天将要到来。赏析:此诗描写了冬季景象和梅花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的注释和赏析如下: 译文 朱唇洁净,不借东风点缀,内心自然美丽。 艳丽的花色,天然增添笑颜,雪中情深可见。 赏析 首句 “朱唇洁净避尘侵”,首句描写了梅花的外观特征,强调其洁净、纯洁,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这里的“朱唇”形容梅花的颜色如同女子的红唇一般鲜艳,而“洁净”则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同时,“避尘侵”也暗示了梅花远离世俗纷扰、保持本色的特性。 次句 “不藉东皇点缀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首先读懂了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及重点句子分析概括即可。“标标骨格服黄裳”的意思是梅花的枝干像人的骨骼一样挺拔;花形似衣裳黄色;“不比春花异样妆”的意思是不像百花竞相开放,而是独自在冬天里绽放。“藉同名园谁得似”的意思是借名园之景,谁能比得上它呢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玉笛声声出水滨”,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清澈的水边,传来悠扬的笛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歌唱。这里的“玉笛声声”形容笛声清脆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出水滨”则描绘了笛声从水边飘荡出来,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二句“缤纷小片点芳尘”,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这里的“缤纷”、“小片”都是形容梅花色彩斑斓
续梅花百咏·古梅注释 霜中花著好沉吟,曾否高枝放故林。[注释] 曾:还、曾经 高枝:高处 故林:旧地 几日天寒偏踏雪,江边篱落寄遐心。[注释] 几日:几天 天寒:天气寒冷 踏雪:踏着积雪行走 江边篱落:指江边的栅栏或栏杆上的草木。篱落,篱笆和栅栏 遥心:远大的理想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于梅花的赞美。首句以"好"字起兴,表明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第二句则是诗人在想象中描绘出梅花在寒冬中傲雪盛开的景象
注释:短干的梅花枝条疏朗,露出尖锐的爪牙。春天来临时,它又发出旧年的花朵。无论他受到冷雨和风雪的侵袭,依然带有苍苔的竹子斜斜地生长着。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精神品质。首句“短干疏枝露爪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干短小、枝叶疏朗,展现出尖锐的爪牙,给人一种坚强的感觉。接着,“春来再发旧时花”则描绘了梅花在春天到来时再次绽放的景象
注释: - 终朝调水几番忙,雨露无沾且自芳:整日忙碌着浇水,雨水和露水都没有淋到,自己就能开花结果。 - 正是安身凭净几,聊随隐者并徜徉:这正是我安居的地方,可以倚靠在洁净的几案旁,顺便与隐者一起悠闲地散步。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梅花在雨后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首句“终朝调水几番忙”,描绘了诗人整日辛勤地浇水的情景。次句“雨露无沾且自芳”,展现了梅花不受外界影响的坚韧品质
诗句释义 1 报道江南已早春:这里的“报道”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观察或感受,即春天已经早早地来到了江南。"江南"指的是中国南部地区,特别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早春"则是指春天来得较早,通常意味着温暖和生机勃勃。 2. 城中景色一时新:这里描绘的是城市中的景色在春季到来时呈现出的新鲜和美丽变化。"城中"特指城市内部,"一时新"则表示这种改变是突然出现的,给人以新鲜感。 3. 风光旋转无他物
【注释】: 1. 续梅花百咏:指唐代王维写的《梅花》十首。 2. 瑶台:神话中仙女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3. 叠叠又重重:形容山峦重叠,层数很多。 4. 叶瓣玲珑:形容梅花叶子的形态像玉石一样精致玲珑。 5. 月影中:月光下。 6. 寄语主人:请转告梅花的主人。 7. 须护惜:需要保护。 8. 喜兆乐无穷:吉祥之兆预示快乐无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
【注释】并蒂:并生的两朵花,比喻夫妇或情侣。银缸:指灯。试:尝试着。 【赏析】此诗描写了梅花枝头结对的景象,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注释】 寒梅:指冬末春初的梅花。钓矶:指山石上的钓台,此处借代诗人所居之处。竞:争相、争着。机:计谋,策略。得鱼:捕得一条大鱼。沽酒:买酒。杯盘:酒杯和盘子,泛指酒具。未归:还没有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翁在山石钓台旁垂钓的情景,并以此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诗中“几树寒梅”、“渔翁相对”、“得鱼”三组词语的运用,都十分巧妙,使整首诗意境清新、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注释】峻岭:高大的山。微:微弱,这里指梅花枝干弯曲细弱。参差:不整齐。老干:树干。影:影子。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樵夫:打柴的男子。幽香:指梅花散发出来的香味。狂歌:大声唱歌。对落晖(huī):面对夕阳。 【赏析】《续梅花百咏》是宋代林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深山幽谷中梅花盛开的景象。首联写梅花生长在峻岭深山之中,枝干纤细曲折,与周遭环境相互映衬
注释: - 僧家院落月溶溶,吐出清香透几重。 - “僧家院落”指的是寺庙或僧侣的住宅,“月溶溶”形容月光如水,柔和而明亮。 - “吐出清香透几重”表示月光下,梅花散发出阵阵芬芳,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 一笑拈来供宝座,优昙钵里现真容。 - “一笑拈来”意为用微笑轻轻拿起,形容梅花的美丽让人忍不住想要珍藏。 - “优昙钵里”是佛教用语,指佛陀涅槃后留下的舍利子,象征着吉祥和神圣。 -
注释:枝枝瓣瓣都沉醉在丹霞中,坛护先天是它独特的家。鹤助精神松作友,漫云不及竹篱赊(shā)。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作者通过描写梅花的枝干、花瓣、花蕊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的娇艳美丽。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梅花比喻为先天的一家,强调了梅花的纯洁和高雅。此外,诗人还通过鹤和松的比喻,赞美了梅花的精神和品质。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又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注释:老梅树在春季到来时,独自焕发生机,枝干参差杂出,犹如柳林。望来能止三军渴,善助兵家出大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为对象,赞美其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胜利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注解】 扶疏:繁茂的样子。敦乡俗:淳厚风俗。 赏析: 此诗写梅花盛开的景象。首句写梅树的茂盛,二、三句写梅香满野,最后一句写人们欣赏玩乐,饮酒赋诗,赞美梅花,颂扬淳朴的乡风俗气。全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语言平易流畅,清新自然
【注释】 梅花(古梅):《梅花百咏》是明代文人杨循吉的诗。这首诗写梅花,赞美其不畏严寒、顽强地生长的精神。“破春畦”指经过灌溉之后,泥土变得松软,适合梅花生长。“花发疏篱朵朵齐”形容梅花盛开,花朵繁多而整齐,如同篱笆中的花一样美丽,也突出了梅花的坚韧不拔。 “一段清香流菜甲”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味浓郁,仿佛连菜叶子都感受到了它的香气。 黄齑(jī):一种腌制食品,用黄酒和盐腌制而成,口感鲜美。
【注释】 杏林:指杏园。芝圃:指灵芝园,古代传说中种有仙草的园林。 百咏:指众多的诗词歌赋。 【赏析】 《续梅花百咏·古梅》由宋代诗人方岳所作,是一首描写梅花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杏花和梅花在园林中的不同生长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注】梅花:即腊梅花。程途:指道路。樽:酒杯。 注释:在村子前面盛开着的梅花,香气引来了阵阵微风,突然吹进我的门前。如果认识路途,不要畏惧远行,可以邀请名士好友一同饮酒畅谈。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诗人看到腊梅开遍了村前,便邀人赏花喝酒作乐。首句先写“瑶花开遍满前村”,以梅花喻美女,写梅花的美丽;二句写梅花的清香被微风吹入,引得诗人不禁驻足观赏。三、四句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
【注释】 玉条:比喻梅花。倒映:指水中反射,形容梅树倒影如琉璃般清澈。 攀折:摘取,采摘。何人:何人能够。即“谁知”。 几生修得到:多少次的修行才修得到。 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作者通过赞美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和对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精神的赞美。 首句“玉条倒映似琉璃”,是说梅花倒影在水中犹如琉璃一样清澈透明。“玉条”是对梅枝的形象化描述
【注释】 续梅花百咏古梅: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古梅”为题。 骨瘦姿清未有尘:形容梅树的枝干瘦硬而挺拔,姿态高雅,颜色淡雅而清新。 身依岩谷也知春:“也知春”意为知道春天的到来,比喻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依然能够绽放。 一生幽静谁为侣:表示梅花一生都在寂静中度过,没有伴侣。 鹊噪枝头听晓频:“鹊噪枝头”意为喜鹊在枝头鸣叫,“听晓频”指频繁地听到喜鹊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
【注释】 续梅花百咏古梅:这是一首咏梅诗词,诗中的“梅花”指的是梅花树。 槛拂春风起莫迟:意思是说春天的风拂过栏杆,使梅花迎着春风开放。 娇姿迎笑晓霜时:意思是说梅花娇艳的姿容迎接着朝阳,在清晨的霜冻中绽放。 寿阳恩渥新承宠:意思是说梅花被皇帝恩赐了厚礼,得到了新的宠爱。 浓点朱唇喜兆眉:意思是说梅花用浓妆点缀着红唇,预示着吉祥的兆头出现在眉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词
这首诗的格式是四句一韵,共有五句,每两句为一组。 第一句:精神耿耿骨标标 释义:这里“耿耿”形容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而“标标”则可能指梅花的高耸、挺拔。整句的意思是梅花拥有坚定不移、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 第二句:共道芳容胜灞桥 释义:灞桥是古代著名的桥梁,常与梅花联系在一起。这里的“共道”表示大家都认为,梅花的美貌胜过灞桥。整句表达了人们普遍认为梅花的美丽胜过了灞桥的美景。 第三句
注释:梅花如同仙子般美丽娇媚,亭亭玉立的身躯宛如玉石般晶莹剔透。诗人李白在吟咏梅花时已经半醉半醒,陶醉在梅花的美艳之中。梅花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几分温馨。然而,为何骚人会写诗表达对飘零的感慨呢? 赏析: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写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比作仙子般美丽的女子,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清丽脱俗之态。同时
注释: 梅花环绕着江边,倒映在江水里,显得格外美丽。这一幅玲珑剔透的倒影就像琉璃一样闪烁。这样的美景谁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呢?但是梅花的香气却能送走清风并帮助诗人们创作出美妙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边梅林景色。首句写梅花环绕江边,倒映在水中,如同琉璃般晶莹剔透;次句进一步描绘了倒影的美丽,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 续梅花百咏:指宋人林逋所作的《山园小梅》百首。图经:即《图经》,古代地理著作。志山孤:意谓有志向的人,往往在山水之间,孤芳自赏。何事:何事如此?结梅花:结梅花为伴。几百株:几百株花。枝:梅花树枝。香风飘雪月:风吹梅花,香气扑鼻,如见雪月之景。勾留处士:指林逋,字君籍,后人称其隐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称“梅妻鹤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自题诗,写自己喜爱梅花
【注释】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县间。仙女:指传说中的西王母,即瑶池金母,传说是昆仑山上的仙女,居住在罗浮山中。昏黄:天色渐暗。酒醒人杳恨偏长:酒醒之后,只有空寂无人的感觉。杳:幽远。长:久。 【赏析】 此诗为《梅花百咏》组诗之一,写一位仙女与诗人共饮梅花酒后醉倒的情景,表现了对这位仙女的深深怀念和对她的无限思念。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高远优美,感情真挚细腻。 首句“罗浮仙女遇昏黄”
诗句释义: - 满树开来白玉同:描述古梅树开满了白色花朵,如同白玉一般纯净。 - 何人移置未央宫:询问是谁将这棵古梅移栽到未央宫(古代皇宫之一)的。 - 纵然雨露恩多沐:即使受到雨露的滋养,也比不上西湖的月色和清风。 译文: 古梅树满树洁白如玉般盛开,是谁将它移栽至未央宫? 纵使受到雨露之恩滋润,却不及西湖的月色和微风的温柔。 注释: - 未央宫:古代皇家宫殿之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横窗疏影锁轻寒,粉署生香意自宽:横窗疏影,形容窗户斜斜地开着,窗外的梅花的影子映在窗上,形成一种宁静而幽美的画面。锁轻寒,暗示着梅花所处的环境虽然寒冷,但梅花却依然傲然挺立,不受外界影响。粉署生香,形容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意自宽
【赏析】 《续梅花百咏·古梅》是一首七绝。诗人在描绘了一幅幽雅的古梅图画之后,便直接抒发了自己对古梅的喜爱之情。诗中“天心数点微风骨”,用“天心”比喻董帷,以风骨喻人,表达了自己傲岸不屈的性格。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 诗句释义: 阵阵清香飘入董帷(董帷:指董氏的窗帘),窗前花影映衬在月光中的枝干。 天上的微风如同董帷的骨气,我只喜爱诗书而不媚世求宠。 翻译: 阵阵清香飘散进董帷(董帷
注释: 1. 琼花枝畔展瑶琴:在琼花的旁边弹奏着瑶琴。琼花,指梅花。 2. 屡次弹来觅赏音:多次弹奏以寻找欣赏音乐的人。 3. 格调漫疑人不识:我的格调被人们所怀疑,认为他们不理解我。 4. 高山流水有知心:就像高山和流水一样,有理解我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诗人以瑶琴比喻自己的艺术才华,梅花则象征着高尚的品格
【注释】 百咏:古乐府《子夜歌》云:“桃李花落时,子夜四点后。香风吹欲醒,明月随君去。愿作东南枝,低向曲阑干。”后人即以“百咏”代指《子夜歌》。梅为花之君子,故称梅花为“五福花”。 寒枝:冬日之梅枝常因霜雪而呈白色或淡灰色。 暮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返照:夕阳西下,余晖返照。 丹霞:赤色的朝霞。 关吏:古代守关的官吏。 珍重:珍视、重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
续梅花百咏古梅 斜来竹外映涟漪,疏影摇风水弄枝。 远岸深林春最好,清光一色与人宜。 注释: 斜来竹外映涟漪,疏影摇风水弄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斜斜的竹影映在涟漪的水面上,摇曳生姿。而那些疏落的影子随着轻风在水面上舞动,仿佛是水边的杨柳在风中轻轻摇晃。 远岸深林春最好,清光一色与人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远处的岸边和深林中的春天最为迷人,那清澈的光辉如同人的心情一般宜人
【注释】 水中月:指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琼花:美丽的花朵,这里指梅花。 玲珑:精巧细致。 重重叠叠:形容事物层叠繁复的样子。 庄:庄重。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古梅的。诗人以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古梅在月光照射下清幽淡雅、洁白无瑕的画面。诗的前三句分别写古梅在月光中的倒影、古梅的颜色和姿态。“水中月里色清凉,一树琼花两映光”两句中“水中月”指的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它与“一树琼花”相映成趣
【注释】 春来:春天到来。春华:春天的花朵。折取春风白玉花:折下一枝像白玉一般晶莹的梅花,比喻梅花洁白如玉。借问满肩春色拥:询问肩上的梅花簇拥着多少春天。匆匆挑得赠谁家:匆忙中挑起一枝梅花送给谁呢? 【赏析】 《梅花百咏》组诗共一百首,诗人自创一韵,写梅花的形态、颜色、品格和风神,并赋予梅花种种人格化的特点。本篇是组诗中的第二十二首。 “春日”句:“春日”指春天,这里指春天来到时的百花盛开
【注释】 续梅花百咏: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自喻。 系短筇(qiong):系,绑扎;短筇,竹竿。筇是古人用的一种竹制的手杖。 度春风:度过春风。 缓行稳步游何处,香送长亭驿路中:慢慢地、稳稳地游玩着,不知到哪儿去,香气送到长亭驿路上。 【赏析】 《续梅花百咏》是宋代林逋的名篇。林逋在杭州西湖孤山隐居,喜欢梅,尤其喜爱梅花。他写了很多咏梅的诗。这首《折梅》就是其中的一篇。 开头两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解读及注释: 仙姿玉质貌堂堂 - 仙姿玉质: 形容梅花的外观美丽,如同神仙和玉石一般。 - 貌堂堂: 形容梅花的姿态端庄、高大。 月过东墙夜拂光 - 月过东墙: 月亮从东边墙头经过的景象。 - 夜拂光: 夜晚月光照射在梅花上,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满室清风春引入 - 满室: 整个房间充满了。 - 清风: 春风,通常春天时风比较柔和
【解析】 题干要求“续梅花百咏古梅”,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比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平时学习中的知识积累来回答即可。 【答案】 注释:镜中照见自己的容颜,并不怨恨自己容颜憔悴。春天还没有到来,所以经得起寒冬的侵袭。可知她脸瘦,但精神很好,全身倚着画栏,可以想见她的风韵。 赏析:诗中写一位女子,在镜中看见自己容光焕发的面容
【解析】 1.众卉:众多的花草。无知:不知。却有知:也有懂得欣赏的。众卉无知,犹言百花。2.时乘阴:不时地趁着阴天。剥:剥落,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瓣凋落的样子。3.休云:不要认为。菊后花开尽:不要以为菊花之后就没有开过了。4.春到小阳玉满枝:春天到来的时候,梅花已经盛开了,就像白玉一样满树都是。5.赏析:此诗写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之傲骨,抒胸中之豪情
【注释】 1. 桃花开日又梅开: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梅花和桃花相继开放。 2. 留恋春风去复来:形容梅花不畏严寒,每年春天来临之时,依然开放。 3. 玉质难为红雨妒:梅花如玉一般洁白,被红色的桃花所嫉妒。 4. 山城独自舞徘徊:在山城里,梅花独自开放,舞动着美丽的身姿,徘徊不去。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桃花盛开与梅花相继绽放的景象
【注释】 续梅花百咏:指《梅花百咏》,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雪中香脸雨中腮(xián):形容梅花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犹如美女的面容。 冰胎:指梅花的花瓣晶莹如玉,质地坚硬如水晶。 东君: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春神的人,此处代指春天。 知是:知道。 别意:别情,分别之情。 莫相猜:不要相互猜测。 【译文】 梅花盛开在寒冬腊月里,就像美人儿的面庞和腮颊。它已经结了冰,还没有开花
注释:是谁把春天的消息传递给了人们,昨天晚上我在庭院的前面突然闻到一股香味。这香味是从梅花枝头上散发出来的,它像是刚刚破开玉壳的小鸟儿,忽然从窗帘外露出新妆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初春时节,作者在庭院里突然闻到一股花香,原来这是梅花散发出来的气息。诗中的“谁将消息报春光”、“昨夜庭前忽有香”等诗句,都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的盛开。同时,诗中的“可是枝间初破玉”、“蓦然帘外露新妆”等诗句
注释:山岭似乎要冲破寒气,但尚未完全温暖。春风不肯吹到梅花村,梅花独自绽放在雪白的花瓣上。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独自绽放的景象,表达了对梅花坚韧不屈、傲骨铮铮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借梅花来寄托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注释:梅花已经盛开,树枝繁茂,遮住了深深的浓荫。黄蜂被吸引进院里,嗡嗡作响。最好的春光,就是唱一首歌。高人乘兴而动,吟诵着清雅的诗篇。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其高洁、坚韧的品质。诗人以“玉枝开遍拥浓阴,勾引黄蜂入院深”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情景,勾引了黄蜂进入庭院深处。接着,诗人用“最好春光歌一曲,高人乘兴动清吟”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认为在最好的春光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梅的形象,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活力的独特理解。 首句“浓画容颜淡画心”,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浓墨重彩地勾勒出它的外貌,淡笔轻描却透露出了它的内心世界。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梅花外在的美丽,又强调了其内在的精神特质。 第二句“枝头点缀浅兼深”,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这里,“浅”和“深”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浅处的花瓣似乎在微微晃动
【注释】 1. 梅花:这里指古梅。 2. 丹霞:一种深红色,多用来形容晚霞。 3. 青云:古代认为天是青色的,所以称天为青云。 4. 手笔:指画梅花的手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诗作,通过赞美古梅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风韵,表达了作者对古梅深深的敬意。全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梅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句“品高何事妒红裙”,诗人以“妒”字形容梅花的高洁品质
续梅花百咏古梅 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 素影和声何处去,香清韵远两多情。 注释与赏析: 首两句“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是说,梅花难道真的会落在江城的吗?是诗人用笛子吹奏梅花的曲子才使梅花显得更轻盈、更有韵味,仿佛飘然欲动一般。 第三句“素影和声何处去”中的“素影”,指梅花的白色花瓣,“和声”指梅花的香味。这句诗是说,那白色的梅花影子,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那梅花的香味
注释:梅花不依赖栏杆外的露珠,只借纸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担心红罗将颜色掩盖,所以让玉版透着清凉的气息。 赏析:诗中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追求。梅花不依赖于外在的华丽,而是凭借自己的清新和芬芳来吸引欣赏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不屑一顾和对内心纯净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注释】 续梅花百咏:即《梅谱》的序言。梅花百咏是宋人林逋所作,后被明代诗人王世贞编入《梅花集》。古梅:指古梅树。 廨舍香浓叶复稠:在官署里,梅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枝叶又繁茂。 一时名誉播扬州:一时之间名声就传遍了扬州。扬州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城市,也是宋代著名的文人聚集之地。 行看退食将花咏:不久之后,当人们休息吃饭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吟诵这首诗。退食,指官员休沐之日的膳食,即休假日的食物。咏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七绝,通过描绘古梅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劲节孤芳秉性真,堍花名相两相亲 - 劲节:形容古梅的枝干挺拔有力,如同铁杆一般坚强。 - 孤芳:指梅花独自开放,不与其它花朵争艳,显得格外清高、脱俗。 - 秉性真:指梅花具有真实的本性,不虚伪、不做作。 - 堍花名相两相亲:堍(tuǒ)指的是古梅的根,花则是梅花,两者相得益彰。 鸿篇赋就谁能匹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自喻。全诗通过“寒花开遍”、“仙妃”“绿衣”“女神”“九烈”“重帏”等词语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感。 “寒花开遍似仙妃,不著红裙着绿衣”:寒梅盛开,开得如仙女一般美丽,没有穿红色的裙子却穿着绿色的衣服。仙妃,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寒梅,指梅花。这两句诗是说,寒梅盛开,开得非常美丽,但它们并不是穿红裙而是穿绿衣。仙妃是神话传说中美丽、高贵的女性形象,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
【注释】 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知是东皇深酝酿,红云捧出护窗纱。 注释:春风轻轻吹过,遍布千家万户;梅花在众多花卉中最为娇艳,是春天里的第一朵花朵。我知道这红色的花朵是东皇太一精心酿造的,就像天上的红云捧着窗纱一样珍贵。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首句“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风拂过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