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制第五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
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分,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君,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制第五》是一部由胡平生和张萌翻译的古文作品,内容涉及古代的礼仪制度。下面将详细探讨该书的内容、背景及其在文化中的影响:

  1. 作者简介
  • 胡平生:作为译者,胡平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理解。
  • 张萌:同样担任译注工作,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 书籍内容概览
  • 法律制定:《王制第五》讲述了国家法律的制定过程,强调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 刑罚原则:书中阐述了刑罚的基本原则,即一旦定罪,便不可轻易更改,体现了法治的精神。
  1. 文化背景
  • 礼记的重要性: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 王制与封建制度关联:书中的“五等爵制”反映了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当时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1. 语言特点
  • 文言文风格:以文言文写成,保留了古代书面语的韵味和特色。
  • 简洁明了:虽然使用古语,但叙述清晰,易于理解。

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王制第五》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法制精神和文化风貌。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这本书:

  • 阅读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环境。
  • 研究其他相关的礼记篇章,以便更好地把握整个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 探索书中提到的其他历史文献,如《仪礼》,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王制第五》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扇窗户,让现代读者能够窥见古代中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隅。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学,还能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