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肠长郁纡,岂能肥肌肤?
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别恨难祛。
门前南去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华山岹峣形,遥望齐平芜。
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
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寄远
介绍
《寄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十二首。《寄远》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情感表达上深刻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以下是对《寄远》及其背景、内容和主题等相关信息的介绍: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诗歌以豪放、奔放、浪漫著称,被后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的诗歌涵盖了从山水田园到历史典故的广泛题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作品形式:李白的《寄远》是一组诗作,每篇诗通常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色彩。虽然具体的组诗数量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有十二首之多,一本作十一首,一本作十二首。这种多样性反映了李白在不同情境下的抒情手法和情感变化。
主要内容:《寄远》主要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和亲人时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苦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关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亲情、友情或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这些诗歌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整部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主题特色:《寄远》中的诗歌往往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例如,李白在《寄远》中可能通过描绘山川湖泊、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或是通过描述与亲友间的交往来表达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这样的写作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艺术风格:李白的《寄远》在其艺术风格上展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创造出一系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画面和情景。同时,李白也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语言既富有音乐美,又富含哲理意味。
《寄远》作为李白的经典代表之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激励着一代代读者去探寻人生的真谛和艺术的至高境界。
相关推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别肠长郁纡,岂能肥肌肤? 注释:形容离别之痛深重,无法让心情变得快乐。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深切感受,内心的痛苦难以用简单的快乐来缓解。 2. 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注释:“相结密”意指亲密无间;“相结疏”则指关系疏远。 赏析:通过对比亲密和朋友之间的疏离,表达了对人际关系中亲密与孤独的深刻感悟。 3. 疏别恨应少,密别恨难祛。 注释:即使有亲近的朋友
【注释】 寄远:即“忆远”,怀念远方的人或物。 昔会:以前。 终日:整日,整个日子。 今来:今天。 成故事:变成旧事。 岁月:时光。 惊:惊讶。 泪流:眼泪流下来。 红粉:指胭脂,这里指女子。 风度:风姿。 罗衣:轻绢衣。 子猷:晋王献之字子猷,有文采和才思。 文君:卓文君,东汉著名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首写与友人相会的欢乐,后半首写别后的悲怆。 首句“忆昨会诗酒”是全诗的总领
【注释】 欲忘忘未得:想要忘记却无法做到。 欲去去无由:想要离去却无法实现。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指身体上长满了白发。腋下和头顶都是身体最易受风吹的地方,此处用来比喻人到了老年。 坐看新落叶:形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感叹时光易逝。 行上最高楼:意谓在高处远望。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黄昏降临时,天色显得格外暗淡,无边无际,让人感到无比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于人生
寄远 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 槐今落叶已将尽,君向远乡犹未归。 译文 槐树的枝叶茂盛成荫的时候,正是我们告别的时刻。你承诺十天后回来,再次开启府门。但现在槐树叶已经落得差不多了,而你还在遥远的家乡还未返回。 注释 槐:指高大挺拔的槐树。 分袂:分别。 复:再次。 金扉:大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在宣州任职期间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
注释:孤独的我像被惊起的飞雁,独自栖息在画中笼子。春天到来时,我的罗袖依然单薄,谁会想念舞台的风?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寒食和舞台风等意象,表达了自己独居异乡、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注释】 寄远:寄送远人的思念。前山:前面远山。极远:非常遥远。碧云合:形容山色与天空相接,如在碧云之中。清夜:寂静的夜晚。一声:一声啼鸣。白雪微:雪珠晶莹。相思: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情思念。千里月:明月映照千里之遥。溪边:水边的。残照:夕阳余晖。雨霏霏:雨点纷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咏物起兴,托物寄怀,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前山极远碧云合”
以下是对李白《寄远》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注释: - 姮娥(即嫦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嫦娥不断进行药丸的炼制工作,而玉女则不停地投掷壶中的酒。 -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何时才能使大地变成桑田,不让伊水流向东方? 2. 译文: - 嫦娥不断进行药丸的炼制工作,而玉女则不停地投掷壶中的酒。何时才能使大地变成桑田,不让伊水流向东方? 3. 赏析: -
【注释】 寄远:寄情于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鬓乱羞云卷,眉空羡月生:形容因思念而双鬓凌乱,眉心如空,羡慕天上的明月升起。 中原:中原地区,泛指祖国。犹将将:犹且、仍然。卿卿:对人的敬称,这里指爱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的。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愁绪和苦衷,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注释】 缥梨花:淡青色的梨花。谢:飘落。莺口吃:即莺啭。黄犊:小牛,这里借指少年人。未归:没有回来。画扇,指有彩绘纹饰的画扇。红弦,泛指音乐用具。相掩映:互相衬托。斜月:一弯新月。帘衣:窗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思妇的诗。诗人以清新明丽的笔致,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图景,表现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深情思念以及她内心的苦闷与忧愁。 首句“缥梨花谢莺口吃”,写春花凋谢,黄莺啼叫。在春天里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坐想亲爱远”,坐着想念着远方的亲人;“行嗟天地阔”,走路的时候叹息天地那么宽广,形容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孤独寂寞;“积疹甘毁颜”,满脸雀斑,憔悴不堪,形容思乡心切,容颜憔悴;“沈忧更销骨”,深深地忧虑使人消瘦如柴;“迢迢游子心”,游子的心啊,多么遥远;“望望归云没”,望着天边渐渐消失的云
寄远 年年二月时,十年期别期。春风不知信,轩盖独迟迟。 今日无端卷珠箔,始见庭花复零落。人心一往不复归,岁月来时未尝错。 可怜荧荧玉镜台,尘飞幂幂几时开。却念容华非昔好,画眉犹自待君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寄远》。诗中的“春风”、“轩盖”等意象都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和无尽思念。 首句“年年二月时”
这首诗出自《寄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对诗歌进行解释: 诗句解析 1. 锦字凭谁达: - "锦字":指代书信或者情书。 - "凭谁达":询问谁能将这封充满情感的锦字传达给对方。 2. 闲庭草又枯: - "闲庭":形容庭院空旷,无人打扫,显得有些冷清。 - "草又枯":再次提及草枯萎的景象,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寂寞。 3. 夜长灯影灭: - "夜长":夜晚的时间很长。 -
寄远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注释与赏析 - 首句“两叶愁眉愁不开”:诗人以“愁眉”为象,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 次句“独含惆怅上层台”: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高处因孤独而更加思念远方之人的情境。 - 第三句“碧云空断雁行处”
寄远 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 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 注释与赏析 - 家在锦水:指诗人的家乡位于锦江之畔,这里的“锦水”可能暗喻其家乡的美丽和繁荣。 - 边陲远征:“身征辽海边”表明诗人被征召到遥远的边疆地区服役,这里的“辽海”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理概念,暗示着遥远和未知。 - 书信往来稀薄:“十书九不到”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人之间书信往来的稀少,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导致的通讯困难。 -
【注释】 1. 别肠多郁纡:指离别后心情抑郁。 2. 岂:难道。 3. 相结密:指夫妻之间感情紧密。 4. 疏:指夫妻分离。 5. 南流水:指门前的江流。 6. 北飞鱼:指水中的鱼儿。 7. 今在无:现在在哪里? 8. 数尺身:指身体短小。 9. 阻:阻碍,指距离遥远。 10. 日月光:指日光和月光。 【赏析】 《寄远》:这首诗以写离愁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用对比手法
【注释】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禁钟:指皇宫里的鼓楼报晓的钟声。“禁钟”是皇宫里报时用的钟,所以用“禁钟”。关塞:关口要塞。迢迢:遥远的样子。故国心:故乡的心情。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春愁:春天引起的忧愁。莫相问:不要问我。落花流水:落红满地,流水潺潺。“洞房”,古代帝王、贵族所居的正室。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为江陵司马(今湖北省荆州市)时
【注释】 1. 雪花:本指雪花,比喻女子。 2. 结子:生子女。 3. 连理枝:两棵树的树枝连在一起,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 4. 征人:远征的人,这里指丈夫。 5. 贱妾:地位低下的妇女。 6. 新姬:刚被选入宫中的新宫女。 7. 见未熟:指新娘还未曾成熟,尚未到结婚年龄(古代女子十三岁为“及笄”)。 8. 定姿:定情,指男女之间相互倾心。 9. 悄悄空闺中:寂静无声的闺房里。 10.
诗句解析与译文: - "西园杨柳暗惊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园的杨柳在秋天里显得暗淡无光,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 "宝瑟朱弦结远愁":使用宝瑟和朱弦作为比喻,表达了一种深远的忧愁。 - "霜落雁声来紫塞":霜降后,大雁的叫声从远方传了过来,暗示着距离的遥远。 - "月明人梦在青楼":月光明朗时,人们的梦境似乎仍在青楼中。这里的“青楼”可能指的是古代繁华之地或女子居住的地方。 -
【注释】 “寄远”是乐府旧题,多写女子对远人或征人之思。这首诗是闺中人思念远行之人之作。诗的开头两句写其美丽动人,眉如半月、云如鬟发,梧桐叶落、敲井阑声,都烘托出她的娇美与孤独。“孤灯亭亭公署寒”,写她独自在官署中,孤寂冷清。“微霜凄凄客衣单”,写秋夜的寒冷。这两句既写景,又寓情。“想美人兮云一端,梦魂悠悠关山难。”这两句用典,《楚辞·九歌》有“美人兮归来,若相思顾,长太息以掩涕兮
注释 寄远: 指写这首诗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游子: 离家在外的人,指我。 惜别: 因为分别而感到遗憾和不舍。 何时见: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 飞鸟: 比喻人或事物像飞鸟一样自由飞翔。 犹恋巢: 仍然怀念自己的家或巢穴。 万里: 形容距离很远。 亦何远: 即使相隔万里也无所谓。 妾: 古代女子的自称。 愿化为: 希望变成某种东西。 霜: 这里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日日下河梁:
【注释】: 1、指我堂前柳:指代你门前的柳树(“指”通“至”,到的意思)。 2、柳色青时望子时:柳树枝叶青青的时候,正是春天,也是你思念我的时候(“青时”指春天,“望子时”是说此时正是你思念我的时刻)。 3、今日柳绵吹欲尽:今天是柳絮纷飞的季节,柳絮落尽(“柳绵”是指柳絮)。 4、尚凭书去说相思:还是托付书信来说说我对你的思念之情。 5、凭书去说相思:还是写封信去告诉你我的相思情意。 6、赏析:
【注释】 锦江:即锦江,在四川成都。探春回:春光已尽,花谢叶落,故称“探春”。销(xiāo):消融。寒冰:冰封的河流。落尽梅:梅花已落。争得儿夫似春色:指丈夫像春天一样温暖可爱。争:争取。得:得到、获得。一归来:一次回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妻子远嫁到成都后,春天到来时,看到满江梅花凋零的景象而思念丈夫的凄美情景。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和比喻,将梅花与春风、冬雪进行对比,写出了梅花的傲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飞鹊翩翩暮欲栖,楚天新月射璇题。 译文: 鹊鸟飞翔,轻盈优美,傍晚即将栖息,楚天的明月照耀着它,仿佛在它的背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迹。 注释:鹊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翩然起舞,轻盈而优雅地飞翔。黄昏时分,它们将准备休息;楚天,即长江以北地区,这里指楚国的天空;新月,即月初时的新月形状;璇题,即玉佩上的图案;楚天明月,映照在鹊鸟的背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车声日日碾红埃,何事良人独未回。 - 关键词:碾红埃 - 注释:车轮碾过的痕迹留下了红色的尘土,形容车马往来频繁,生活繁忙。 - 译文:每日的车马声声不息,留下红尘如被碾压的尘埃。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车马之声和尘土的颜色,传达出生活的忙碌和繁华。这种景象常常让人联想到城市的喧嚣,也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2. 苔锁洞房书久绝,月明深夜雁空来。 -
【注释】 洞房:指女子的内室,也泛指闺房。 秋晚:指秋季傍晚时分。 宝瑟:古代一种弦乐器的名称。 慵弹:懒洋洋地弹奏。 书不到:书信无法送到。 黄叶:黄色的树叶,多用来代指秋天。 纷纷:形容落花飘零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怀人之作,诗中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因思念远方的妻子而产生的种种情愫。 首句“洞房秋晚更思君”点明时令和环境,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晚”二字又暗点了季节
寄远 拄杖穷西望,闲云去复生。 乱鸦栖落日,孤雁叫寒更。 坐久灯生晕,衣单梦不成。 遥知今夜月,还向故人明。 注释: 1. 拄杖穷西望:拄着拐杖一直向西望去。 2. 闲云去复生:闲适的云彩飘散后又重新聚集。 3. 乱鸦栖落日:乌鸦栖落在落日之下。 4. 孤雁叫寒更:孤独的雁在寒冷的夜晚发出叫声。 5. 坐久灯生晕:坐得太久,灯光映出晕圈。 6. 衣单梦不成:因为衣服单薄,梦境不能成真。 7.
注释:飘落的花瓣在风中飞逝而过,红的被埋土里白的随波而去。春天的忧愁消散了,伤春的人也散去了,你却在江南想我,想得多么多啊!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的作品。首句“万点飞花风外过”,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无数的花瓣在春风中飞舞而过,美丽却短暂。这里的“飞花”和“风外过”都是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的象征。 次句“红埋泥土白随波”,则进一步描绘了远方人的处境。红花被埋在泥土中
寄远 边风惊枕簟,汉月耿房帷。 何处怀人切,停梭见雁时。 寒生衣莫寄,瘦尽镜先知。 愿子长努力,效忠归未迟。 注释: - 边风惊枕簟:边疆的风吹动枕头和席子,让人感到惊醒。 - 汉月耿房帷:汉代的月光照耀着房帷,显得格外明亮。 - 何处怀人切:在何处思念的人更加深切。 - 停梭见雁时:停歇的织布机上出现了大雁的身影。 - 寒生衣莫寄:因为寒冷,所以衣服不能寄出。 - 瘦尽镜先知
【注】万点飞花:无数如雪花的柳絮。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柳絮随风飘飞,诗人在江南想远方的友人。 首句写“风外过”的柳絮,次句说“埋泥土”。三、四句写诗人的愁思与春天一样悠长,希望朋友能早日回来相聚
【注释】 征夫:远行的士兵。吴越: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别称,泛指江南地区。参商:古人认为参星宿与商星宿是两个不和的星座,所以用此比喻夫妻不能团圆。二十载:二十年。蜚鸿:传说中能飞向高空的大雁,这里借指书信。秋尽冬复春:秋天过去,春天又来临。叶落花更发:树叶落完了,花儿又开了。贱妾:低微女子。天东出夜光:天上的月亮从东方升起。夜光:一种名贵美玉,此处用以象征月亮。河广讵可涉(zhe)
【译文】 若为樽俎滞衔杯,衰草荒烟积汉台。 关内好将屠狗入,郭西何患斩蛟回。 河山远送音书喜,风雨寒生鼓角哀。 我独羊裘披岁暮,一竿惭尔济川才。 【注释】 樽俎:古代饮酒用的器具。这里指宴席。 汉台: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帝王居所。 关内:关中地区。 屠狗:杀猪宰狗。 郭西:城西。 济川:渡口,引申为渡过长江,泛指渡过险要的河流,泛指仕途。 羊裘:穿着羊皮制成的衣服。 【赏析】
【注释】 锦字:书信。张京兆,汉时京兆尹的府第在长安城东,所以称京兆尹为张京兆,后来成为京城官僚、贵族的代称。沈隐侯,沈约是南朝宋诗人,曾作《恨赋》,因而得名“沈约”。文园,即汉代司马相如,他曾作《上林赋》、《长门赋》等著名辞赋,故后世称文人为文园。鹔鹴(fú),用鸟的毛织成的皮衣,这里指用羽毛做成的裘衣。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寄信者对远人思念之情;后两句写远人对寄信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如“海槎犹阻石尤风”,意思是:海槎被石头阻隔。“可有鸿书云外通?”的意思是:可有书信从远方传来?注意“鸿雁传书”的典故。 【答案】 译文:寒烧荒原映着晚烽,大海上漂流的船还被岩石阻碍,无法前行。故园里梅花的消息现在如何了?是否有人寄来鸿雁传书? 赏析:这是一首写怀人思归之情的诗作。首句描写边塞黄昏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气氛
【注释】 1. 缄书:封好信件。 2. 远行:指远方的亲人或好友。 3. 珍重:珍视重视。 4. 瞻忆:思念。 5. 寒夏:夏天,也指冬天。 6. 晚岚:傍晚的山岚。 7. 食:吃饭。 8. 赏析:这是一首写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小诗。诗人在信中嘱托家人或朋友要珍视自己,不要因思念而影响生活。同时,还提醒他们注意季节变化,尤其是冬季的保暖和夏季的饮食起居
诗句释义: 1. 小花静院东风起: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庭院,在春天的东风中,花朵轻轻开放。 2. 燕燕莺莺拂桃李:燕子和黄莺在花间飞舞,仿佛在抚摸桃树和李树。 3. 斜倚红墙卜远人:诗人独自斜倚在红色的墙上,心中在思考远方的人。 4. 楼外春山几千里:楼外的春天景色宛如数千里外的景象。 译文: 在这安静的小院里,春风轻拂,桃花与李花悄然绽放。燕子和黄莺在花丛中飞翔
寄远 日暮登楼强自歌,陌头杨柳望中多。 思君书剑天涯客,三月春光有几何。 赏析: 在这首诗中,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日暮登楼强自歌”,描绘了诗人在落日时分登上高楼,独自歌唱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情感。接着,“陌头杨柳望中多”,则通过描写路边的杨柳,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二句“思君书剑天涯客”
注释:在琼花台上,刚刚停过雨,黄歇山下的江水急速流淌。不要说离别后家乡和国家变得不同,南江的忧愁就是北江的愁肠。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南江和北江的水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绣户:指精美的门户,也泛指华丽的门。相忆:相互思念。 2. 阳台: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居住之地。期:期待的意思。 3. 薄情儿:薄情之人。 【赏析】 此诗为诗人怀念远方亲人之作。开头两句写闺中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绣户常相忆”,是说每当看到精美的门户,心中就会想起远方的夫君;而“阳台未有期”,则是说自从与夫君分离后,就再也没有相见的日子了。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
寄远 暂同蠖屈亦何悲,风雨终看破壁时。 儒者治生原急务,古人随地有师资。 关心眠食期加饭,得意溪山乞好诗。 来往鲤鱼烦尺素,流光弹指数归期。 注释: 暂同:暂时 蠖(huò):一种昆虫,身体细长,善于弯曲。 亦何悲: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 风雨终看破壁时:面对风雨,我们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儒者:指儒家学者。 急务:迫切的任务,重要的事务。 古人:指古代的人。 关心:牵挂,思念。 眠食
【注】六六鸳鸯:形容一对对地成双作对的鸳鸯,泛指成双的人或物。语儿亭畔柳:语儿是女子的通称,语儿亭即女儿亭,位于西湖边。 春光明媚,雨后烟霞笼罩着湖面,画楼之上,一对对鸳鸯嬉戏在湖中,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 请问语儿亭旁的柳树,这春波绿得如此浓密,是否与去年相同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西湖风光的诗。首句写湖上景色,第二、三句描写湖上活动,第四、五句写岸上景物,第六句写人。诗中以"双湖"、"双鸳"
【注释】 寄远:写给远方的人,表示思念。几回:多少次。连山:指四川的峨眉山,因山势连绵,故称。锦字传:用书信传情达意。万里飘流:形容行踪不定,漂泊无定。羁远客:在外做官的游子。迢递(tiáo dì):遥远。十年迢递阻回船:形容与家乡相隔很远,不能回家。洱海:云南大理的名胜古迹,风景秀丽。苍山外、洱海边:指遥远的地方。何日刀擐逐初约: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与妻子重聚。暗卜掷金钱:暗中占卜
寄远 岭上折残梅,繁花十月开。 怀人青桂柁,对酒碧江隈。 寒至无霜落,秋深有雁来。 不知林下友,云锦几时裁。 赏析: 《寄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往来的诗作。通过对岭上梅花和江边的景致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岭上折残梅”描绘了一个冬日里岭上的情景,梅花在严冬中依然挺立不倒,象征着坚韧的品质和对友情的执着。接下来的诗句“繁花十月开”,则展现了梅花在冬季绽放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