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南,乱莺萦揽飞花阵。今年春苑淡如秋,疏柳闲三径。尘网么弦待整。怕离愁、琵琶话醒。牡丹犹未,杜宇休催,东君归准。赋笔才悭,故人能写兰成病。中流独自扣舷歌,空有鱼龙听。娃馆琴台路永。定何时、追随帽影。断崖歌树,蔓草平烟,凭阑俄顷。

烛影摇红 · 同前韵二月江南,乱莺萦揽飞花阵。今年春苑淡如秋,疏柳闲三径。尘网么弦待整。怕离愁、琵琶话醒。牡丹犹未,杜宇休催,东君归准。赋笔才悭,故人能写兰成病。中流独自扣舷歌,空有鱼龙听。娃馆琴台路永。定何时、追随帽影。断崖歌树,蔓草平烟,凭阑俄顷。

注释:

  1. 烛影摇红:词牌名。
  2. 同前韵:即“同前调”或“同此调”,指与前面的词牌相同。
  3. 今年春苑:指今年的春天里庭院。春苑,指帝王的花园。
  4. 杜宇:相传是蜀帝杜宇死后化作子规鸟,因以“杜宇”为子规的别称。
  5. 东君:指春天的主宰者,这里泛指春天。
  6. 赋笔才悭:形容写作时才思不济。
  7. 中流:指长江中游。
  8. 娃馆:指女子的住处。
  9. 琴台:古代传说楚人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赞曰“峨峨兮若泰山”。后以“琴台”指高士之所。
    赏析:
    《烛影摇红》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属于宋词中的长调。全词通过细腻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下面是对该词逐句的解释:

第一段

  1. 二月江南:指的是春季的江南地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江南”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名词,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乱莺萦揽飞花阵:描述了乱飞的莺鸟围绕飞舞的花丛,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莺鸟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而花的飞舞又增添了几分诗意。
  3. 今年春苑淡如秋:这里的“春苑”指的是皇宫中养植花草的地方,而“淡如秋”则表示今年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仿佛秋天一样寒冷而寂寥。
  4. 疏柳闲三径:柳树的枝条稀疏,小路也显得空旷无人,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
  5. 尘网么弦待整:这里的“尘网”比喻官场的纷扰和复杂,而“么弦待整”则意味着需要整理自己的心绪,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6. 怕离愁、琵琶话醒:担心离别的痛苦和相思之苦会让人清醒过来,这里用“琵琶话醒”来形容这种痛苦的感觉。
  7. 牡丹犹未,杜宇休催:牡丹花尚未盛开,杜宇鸟也不要催促了,这里暗示着时机还不成熟,需要等待。
  8. 赋笔才悭:形容写作时才思不济。这里的“悭”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又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9. 东君归准:春天的主宰者——东君,即将归来。这里的“归准”指的是回归的轨迹,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第二段

  1. 赋笔才悭,故人能写兰成病:这里的“赋笔才悭”指的是作者本人,他无法像兰成那样写出感人肺腑的作品,但幸运的是,他的朋友能够理解他的心境并给予支持。
  2. 中流独自扣舷歌:在江流中央独自一人吟唱歌曲,这里的“中流”指的是江水中的位置,而“扣舷歌”则是一种独特的歌唱方式,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自由的情感状态。
  3. 空有鱼龙听:虽然歌声嘹亮,但却无人能够理解和共鸣,只有鱼儿和龙才能听懂,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孤独感。
  4. 娃馆琴台路永:这里的“娃馆”是指女子的住所,而“琴台”则指的是文人墨客经常聚集的地方。道路漫长且曲折,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5. 定何时、追随帽影: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跟随那顶帽子的影子,这里的“追随”表达了一种渴望和期待,而“帽影”则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某种希望或者目标。
  6. 断崖歌树,蔓草平烟:在断崖上唱歌,四周是蔓生的草丛和升起的薄雾,这描绘了一种荒凉而又美丽的景色。
  7. 凭阑俄顷:靠在栏杆上片刻的时间,这里的“俄顷”表示时间短暂,强调了诗人对这一刻的珍惜和留恋。

这首词整体上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词既有丰富的内涵,又不失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