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岭头光,叶落山形瘦。目断遥空雁不来,正是悲秋候。
雨点水痕圆,风蹙波文皱。顾影徘徊落小池,顿觉人非旧。

卜算子·秋思

作者:李清照

云散岭头光,叶落山形瘦。目断遥空雁不来,正是悲秋候。

雨点水痕圆,风蹙波文皱。顾影徘徊落小池,顿觉人非旧。

注释:

  1. 云散岭头光:指天空中的云朵消散在岭头,阳光洒下,照亮了山岭。
  2. 叶落山形瘦:指树叶落下后,山的形状显得更加瘦削。
  3. 目断遥空雁不来:形容视线远望,看不到天空中的大雁,因为大雁飞不过山岭的距离。
  4. 正是悲秋候:表示这是秋天的景象,而秋天常常让人感到悲伤。
  5. 雨点水痕圆:雨水落在树叶上,留下了圆形的水滴痕迹。
  6. 风蹙波文皱:形容风吹过水面,水面波纹被吹皱。
  7. 顾影徘徊落小池:形容自己独自站在小池边,身影映在水中,显得孤独。
  8. 顿觉人非旧:突然意识到身边的人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秋天的词作。诗人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云散岭头光,叶落山形瘦”写景,云散岭头时,阳光照耀下的山岭显得格外明亮;叶子落尽后,山的形状显得更加瘦削。这两个画面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接下来的几句“目断遥空雁不来,正是悲秋候”则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到来时的惆怅和失落。大雁是秋天的象征,因为它们会从北方飞回南方避寒,但此时却看不到它们的身影,这不禁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处境,感到无比悲哀。

接下来的“雨点水痕圆”和“风蹙波文皱”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进一步描绘。雨水落在树叶上,留下了圆形的水滴痕迹;风吹过水面,波纹被吹得皱起。这些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也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句“顾影徘徊落小池,顿觉人非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自己独自站在小池边,身影映在水中,显得孤独无助。这种场景让诗人突然意识到身边的人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这不禁引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情,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