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秋月犹在眼,燕台九日仍举觞。
病翁同舍喜无恙,公子出关情可忘。
镜中头发忽欲白,阶前菊花空自黄。
试开怀抱取一醉,莫为音书牵两乡。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蓟门秋月犹在眼,燕台九日仍举觞。
- 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蓟门的秋天明月依旧清晰可见,而在燕台(即燕京或北京)重阳节那天,他依旧举杯畅饮。这里的“蓟门”指的是中国北方的古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燕台”则是指燕京的皇宫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通常用来指代京城。而“秋月犹在眼,重阳节”则是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也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怀念。
2. 病翁同舍喜无恙,公子出关情可忘。
- 解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友人健康的关心。在这里,“病翁”可能指的是年老体弱的人,而“同舍”可能意味着共同生活的朋友或室友。“喜无恙”表达了对朋友健康状况的担忧已经得到缓解的喜悦。而“公子出关情可忘”中的“公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而“出关”可能指的是离开京城去边关或其他地方,这两句合起来表达了对友人安全和旅途平安的情感寄托。
3. 镜中头发忽欲白,阶前菊花空自黄。
- 解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来增强情感的表达。诗人观察到镜子中自己的白发,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迹象,而阶前的菊花盛开却无人欣赏,这种反差增强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4. 试开怀抱取一醉,莫为音书牵两乡。
- 解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和忧愁的愿望。这里“怀抱”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感情和想法。“试开怀抱取一醉”暗示了诗人想要借酒浇愁的心态,而“莫为音书牵两乡”则是说不要因为通信而让两地分居的亲人担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比秋月、重阳节和菊花的美,以及白发和菊花的衰老,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美好时光易逝的主题。最后两句则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而真挚,情感丰富而深沉,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