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青山山下路。茅屋人家临水住。雨余一片夕阳明,汀草处。鸥来聚。一叶渔舟横野渡。
烟雾纷纷生古树。树底寒流桥欲堕。行人千里未能归,还自苦。愁无数。枫落吴江秋正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作,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内容、主题、手法等角度分析。本题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上片写秋日江村景色;下片描写秋夜行路所感。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幽远。
“江上青山山下路”,点明地点,为下文写景做铺垫。“茅屋人家临水住”,写渔家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与同情。“雨余一片夕阳明,汀草处。鸥来聚。”写江边景色,表现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哀怨。一个“聚”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归巢的鸟儿,形象地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一叶渔舟横野渡”,写渔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渔人的关心和同情。
“烟雾纷纷生古树,树底寒流桥欲堕。”“烟雾纷纷生古树”,描写环境气氛,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愁苦。“树底寒流桥欲堕”,写环境恶劣,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愁苦。“行人千里未能归,还自苦。愁无数。”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枫落吴江秋正暮”是结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地抒发了作者的愁苦之情。
【答案】
译文:
江南水乡,山青水秀。青山之下,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向人家。小径旁边有一座茅屋,屋前有溪涧流水环绕。在溪涧边住着一位老翁,他每日里都在门前垂钓,直到傍晚时分才收杆回家。
夕阳西下,江面上雾气蒸腾。远处,一棵枯树上飘荡着落叶。江边一只白色的大鸟飞了过来,聚集在岸边。江面上游来了一艘小船,船上只有一个人。船在水面行驶,发出吱嘎声。那老人望着这艘小船说:“这船是我借来的。”老人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啊?”那人说:“我明天早上就回来!”老人说:“我等你一等再走。”
天色渐晚,天空中弥漫着蒙蒙雾气。老人站在岸上,看着那只白色的大鸟飞向远方。老人自言自语地说:“这船是我借来的。”老人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啊?”那人说:“我明天早上就回来!”老人说:“我等你一等再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人仍然站在岸边,久久不愿离去。天越来越黑,老人也越发着急。他大声喊叫:“快点儿回来吧!别让我等得太久!”但那人始终没有回应。老人焦急万分,只好回到自己的茅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词的开头两句写景,点出了词人所见之地和时间,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茅屋人家临水住”,写渔家生活,表现了词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与同情。“雨余一片夕阳明,汀草处。鸥来聚。”写江边景色,表现词人内心的愁苦与哀怨。一个“聚”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归巢的鸟儿,形象地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情感。
过阕三句,写江上景色。“一叶渔舟横野渡”,写渔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词人对渔人的关心和同情。“烟
雾纷纷生古树,树底寒流桥欲坠。”写环境气氛,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愁苦。“行人千里未能归,还自苦。愁无数。”写词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枫落吴江秋正暮”,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地抒发了作者的愁苦之情。
这首词写词人秋日行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和对渔人的关心与同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