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淹病酒难酣。疏鬓讶朝簪。暑消已觉秋光遍,红尘远、斜日回骖。蕙帐累留残宿,青霜犹湿春衫。
秦淮潮定碧如蓝。归燕息呢喃。白云帏幔寒偏早,更谁问、雁字鱼缄。早晚棹声归也,黄花白酒村南。
风入松·和虞学士韵
江城淹病酒难酣。疏鬓讶朝簪。暑消已觉秋光遍,红尘远、斜日回骖。蕙帐累留残宿,青霜犹湿春衫。秦淮潮定碧如蓝。归燕息呢喃。白云帏幔寒偏早,更谁问、雁字鱼缄。早晚棹声归也,黄花白酒村南。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江边共赏美景、品酒论诗的场景,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江城淹”: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因为“江城”通常指代江南地区,而“淹”则暗示了诗人因疾病而难以饮酒的状态。
- “疏鬓”:指的是稀疏的头发,形容作者的发丝已经变得稀疏,可能是由于长时间饮酒导致的。
- “朝簪”:早上戴在头上的簪子,象征着早晨的时光和忙碌的生活。
- “暑消”:炎热的季节已经过去,天气变得凉爽舒适。
- “秋光遍”:秋天的景色遍布各处,形容季节变换带来的美丽景色。
- “红尘”:指世俗世界,这里可能意味着繁忙的官场生活。
- “斜日回骖”:斜阳下,车马缓缓驶回,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 “蕙帐”:用蕙草编织而成的帐子,常用来比喻高雅的生活环境。
- “青霜犹湿春衫”:清晨的露水还未干透,使得衣服仍然湿漉漉的,形象地表现了清晨的清凉。
- “秦淮潮”:指的是秦淮河的潮水。
- “碧如蓝”:形容秦淮河的潮水清澈透明,如同蓝色的宝石。
- “归燕”:归来的燕子。
- “呢喃”:燕子轻声细语地交谈或鸣叫。
- “白云帏幔”:形容帐篷上的白色帷幔随风飘动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 “寒偏早”:这里的“寒”指的是天气寒冷,“偏早”则表明这种情况来得比预期的更早,可能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 “雁字”:大雁飞行留下的踪迹,这里用作比喻,象征着远方的书信。
- “鱼缄”:古代一种密封的信函,这里用来比喻书信。
- “棹声”:船桨划水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船只在江上行驶的声音。
- “黄花白酒”:用黄色的菊花和白酒来象征节日或庆祝的气氛。
- “村南”:村庄的南部,可能是作者家乡所在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江边的风景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使得整首词既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