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群山翠。杨柳含烟如醉。画檐双燕引雏飞,风动榴花,点点猩红碎。
对花莫把阑干倚。心乱难为理。夕阳江上,满眼清波,总是愁人泪。
诗句解析:
- 雨过群山翠 - 描述了雨后山脉的色彩,呈现出一种清新的绿色。”翠”是青绿的意思,常用来形容山的颜色,这里指雨后的山色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 杨柳含烟如醉 - 描绘了杨柳在细雨中的景象,仿佛被烟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感觉。”如醉”则形容景色让人感到陶醉,仿佛置身于一个美轮美奂的梦境之中。
- 画檐双燕引雏飞 - 描述的是一对燕子在屋檐上飞翔的场景。这里的”画檐”指的是装饰有彩绘的屋檐,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感。”双燕”则强调了燕子的数量,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引雏飞”则表现了燕子哺育幼鸟的温馨场景。
- 风动榴花,点点猩红碎 - 描绘了风吹过石榴花时的情景,花瓣随风飘落,如同红色的雨点般绚烂。”猩猩红”是形容石榴花的颜色,鲜艳且富有光泽。”碎”则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 对花莫把阑干倚 - 劝告人们在欣赏美景时不要倚靠栏杆,以免破坏这份宁静和美好。”阑干”是指栏杆,用来供人倚靠观赏风景。这里传达了一种珍惜眼前、享受当下的态度。
- 心乱难为理 - 表达了心情烦乱时难以平静下来的心情。”难为理”意味着难以理顺或处理心中的纷扰。这里反映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心境变化。
- 夕阳江上,满眼清波,总是愁人泪 - 描述了夕阳西下时江上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清波”是指水面上的波纹,清澈透明。”总是愁人泪”则表达了诗人因看到这样的美景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悲伤的泪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译文:
雨后群山翠色新,杨柳摇曳如醉酒。画檐双燕引雏飞,风送榴花点点红。
赏景莫倚栏杆旁,心乱难将情绪平。夕阳西下江上景,满目皆是愁人泪。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开篇“梁州令”三字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既有地域特色又不失文雅。接下来,诗人通过对雨后山景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随后,“对花莫把阑干倚”,诗人劝诫人们欣赏美景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因为美景而陷入纷扰的情绪中。然而,诗人的内心却无法平静,他不禁感叹:“夕阳江上,满眼清波,总是愁人泪。”这里的“愁人泪”既是对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整首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