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如蓝,山如黛,草如丝。正去年、双燕来时。衡门昼掩,日长惟有睡相宜。午风吹破,北窗梦、檐影参差。
李花开,梅花谢,榴花放,杏花稀。枉教人、两鬓霜垂。凭阑伫立,空将愁眼盻斜晖。断云迢递,趁征雁、直到天涯。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汴京为官时所作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白描手法,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词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金人捧露盘”起句写景,“金人捧露盘”出自《洛神赋》。“露盘”,即露盘。相传汉武帝曾于七月七日设露水宴,群臣皆着七宝冠,戴玉珥,以金缕络髻,以杂花为饰,共饮流霞之酒,奏九韶之乐。此句用典,形容天边彩霞似锦,映衬出洛阳牡丹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水如蓝,山如黛,草如丝。”这一句描写洛阳的山川和草木。“蓝”指天的颜色。“黛”,青黑色,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墨色。“水如蓝”形容洛阳城河水清澈碧绿,与蓝天相接;“山如黛”则描绘了洛阳城东面群山苍翠欲滴的景象;“草如丝”则形象地描绘了洛阳城周边田野里茂盛的草木。这三句诗通过丰富的色彩描绘,将洛阳城的自然美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正去年、双燕来时”这一句,诗人回忆起去年这个时候,一对燕子从南方飞回了家。这里的“双燕”象征着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衡门昼掩,日长惟有睡相宜。”这句诗描绘了作者闭门不出,白天睡觉的情景。“衡门”,指简陋的房屋或门户。“昼掩”,即白天关门。“惟有”,表示只有……才能……。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中,需要休息放松自己的心理需求。

“午风吹破,北窗梦、檐影参差。”这句诗描绘了洛阳城的午后时分,风儿吹散了窗帘,使窗户的影子变得参差不齐。这里,“午风”指午后的清风,“檐影参差”则形容了窗外的树影随风摆动,呈现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李花开,梅花谢,榴花放,杏花稀。”这一句诗描述了洛阳城中各种花卉的盛衰景象。“李花”、“梅花”、“榴花”、“杏花”分别指代四种不同的花卉。这四句诗通过对各种花卉的描述,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循环。

“枉教人、两鬓霜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转、青春易逝的感慨。“枉教人”表示徒劳地让人担忧,“两鬓霜垂”则形容了作者年老色衰的样子。这两句诗流露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凭阑伫立,空将愁眼盻斜晖。”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站在栏杆旁,眺望夕阳的情景。“凭阑伫立”表示靠在栏杆上静静地坐着,“空将愁眼盻斜晖”则形容了作者因为思念故乡而感到愁苦的眼神紧盯着斜阳。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断云迢递,趁征雁、直到天涯。”这一句诗描绘了天空中的白云飘远,仿佛要追随迁徙的大雁一直到天涯尽头的场景。“断云”指分散的云朵,“天涯”则指遥远的天边。这两句诗以云和雁作为载体,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变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