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雨熟黄梅后,楼阁清高处永昼。阶前夕露宝珠呈,叶底夜蝉金石奏。
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老来于物总忘情,漫为青山开北牗。
玉楼春
江城雨后熟黄梅,楼阁清高处永昼。阶前夕露宝珠呈,叶底夜蝉金石奏。
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老来于物总忘情,漫为青山开北牖。
注释:
-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归朝欢》、《醉蓬莱》。
- 江城:指江陵。
- 雨熟黄梅:指雨水滋润了成熟的黄梅。
- 楼阁清高:楼阁在雨后显得特别清晰。
- 永昼:整日。
- 阶前:台阶前的地面。
- 宝珠:指雨点。
- 叶底:树叶的下面。
- 金石奏:指蟋蟀的鸣叫声。
- 苍苔:青苔。
- 残红:凋落的花瓣。
- 市径:市场里的小路。
- 组绶:古代官员所佩带的印信和绶带。这里泛指官服。
- 青山:作者居住的地方,即江陵。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描绘了自己家乡江城在黄梅雨过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自己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情怀。
首句“江城雨熟黄梅后”,点明了时间背景。黄梅雨过后,江城的景色变得更加迷人。接下来,诗人通过“楼阁清高”、“永昼”等词语,描绘了江城楼阁在雨后的清新与宁静。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阶前宝珠呈,叶底夜蝉鸣”。这里,“阶前”指的是台阶前的地面,“叶底”则是指树叶下面的部分。诗人用“宝珠”来形容雨滴落在台阶上的晶莹剔透,用“夜蝉”来形容蟋蟀在树叶下的悠扬鸣叫声。这些自然景观的描述,既展示了江城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描绘了江城的自然风光。“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这里,“苍苔”指的是青苔,是生长在地面上的一种绿色植物。“残红”则是指凋落的花瓣。诗人用“苍苔”来形容青苔覆盖了地面上的残花落叶,以突出江城的清新与宁静;用“市径沿墙”来形容市场上的小径沿着墙壁延伸,暗示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既展现了江城的自然风貌,也反映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感受。
在描绘了江城的美景与生活之后,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老来于物总忘情,漫为青山开北牗”。这里,“老来”指的是年老时的状态。“于物总忘情”则表示诗人对外界事物都不再关心。而“漫为青山开北牗”则意味着诗人决定放弃官场的生活,回到青山之中去过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江城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的情感与想法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自己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