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坐听残更转,欲熨云裳。
且拨炉香。
一阵风来翠箔凉。
梦儿欲渡辽西去,觉后思量。
会短离长。
桐叶偷题待雁阳。

采桑子 其二 秋闺

不眠坐听残更转,欲熨云裳。
且拨炉香。
一阵风来翠箔凉。
梦儿欲渡辽西去,觉后思量。
会短离长。
桐叶偷题待雁阳。

注释:

  1. 不眠坐听残更转:指夜深了还不睡觉,静静地坐着等待深夜的钟声。
  2. 欲熨云裳:形容女子在月光下轻轻抚摸着衣裳,仿佛要将它熨平。
  3. 且拨炉香:暂且点燃炉火,熏一熏屋子。
  4. 一阵风来翠箔凉: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把翠色的帘子吹得透心凉。
  5. 梦儿欲渡辽西去:梦中的她好像正在准备渡过辽西,即北方边关。
  6. 觉后思量:醒来之后不禁在想这件事。
  7. 会短离长:离别总是短暂的,相聚总是长久的。
  8. 桐叶偷题:悄悄地在桐树上写下思念的话语。
  9. 待雁阳:等待着大雁飞往南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之作。诗中通过描绘秋日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无尽牵挂和深切思念之情。首句“不眠坐听残更转”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无法入睡而坐听更声的情景。这里的“残更”指的是深夜的钟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接着,诗人用“欲熨云裳”来形容自己轻抚衣裳的动作,既形象又富有情感色彩,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且拨炉香”则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点燃炉火,以驱散寒气,增添一丝暖意。然而,第三句“一阵风来翠箔凉”却突然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清冷的环境之中。这里运用了“翠箔”这一意象,既形容了帘子的绿色,又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紧接着,第四句“梦儿欲渡辽西去”则引入了梦境元素,诗人似乎看到了自己心爱的人在梦中即将渡过辽西,这无疑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第五句“觉后思量”和第六句“会短离长”共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短暂相聚与长久别离的无奈感受。诗人用“会短”来形容相聚的短暂,而“离长”则强调了离别的漫长,这两个短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了诗人心中的悲苦和无奈。最后一句“桐叶偷题待雁阳”则巧妙地运用了梧桐树叶作为书信载体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意和期待重逢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他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