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相识。
雕笼内、并栖同食。
忽然今夜摧残急。
对对双双,晓起剩三只。
独雌不稳难为匹。
愁肠宛转逢人泣。
羽毛零落风怜惜。
血点殷红,带过小桃滴。

【注释】

  1. 一斛珠:唐代流行的一种歌舞曲名,后用此曲调写诗。
  2. 斋中畜鸳鸯二双:在书斋里养了一对鸳鸯。
  3. 其一:指其中一只鸳鸯。
  4. 饿狸:饥饿的猫。
  5. 吊之:悼念死去的鸳鸯。
  6. 壬午: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7. 雕笼内:指笼子里的鸟。
  8. 对对双双:形容鸳鸯双双成双。
  9. 晓起剩三只:天快亮时只剩三只。
  10. 独雌不稳难为匹:孤雌难配。
  11. 愁肠宛转:形容内心忧愁。
  12. 逢人泣:遇到人就流眼泪。
  13. 带过小桃滴:好像连着桃花的汁水也沾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诗的前半部写被饿狸所食,而后半部则写两只鸳鸯双双殉情而死,表达了作者对生别离的悲慨和悼念之情。
首句“一斛珠”点明题旨,是说在书斋里饲养的鸳鸯,有两只已被饿狸所吞食。第二句“风波相识”,写这两只鸳鸯曾在风雨交加的海面上相知相爱,结为伴侣;而如今却因遭遇不幸而离散。“相识”,是说它们曾经有过一段共同的生活经历。
第三、四句“雕笼内、并栖同食。忽然今夜摧残急。”写这对鸳鸯虽然曾同栖共食,然而却遭到意外的打击,今晚突遇灾患而双双遭难。“雕笼内”,是说鸳鸯被关在雕花的木笼中。这一句写鸳鸯被迫分开,不能相守在一起生活。“摧残”,即毁坏、损害。“今夜摧残”,说明是在今夜突然遭受了破坏,因而“忽然”二字很能表现作者内心的悲痛。“急”,即猝急之意,这里指突发性的灾难。
接着两句“对对双双,晓起剩三只”。这是说这对鸳鸯双双殉情而死,只剩下三只孤魂在黑夜里徘徊。这两句是前六句的具体描写,进一步渲染出鸳鸯殉情而死的情景。“对对双双”,指鸳鸯双双殉情而死。“晓起剩三只”,是说到了早晨醒来的时候,只剩下三只是活的,其余的都已死去。这一句既写出了殉情死的惨状,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悲痛。
最后两句“独雌不稳难为匹,愁肠宛转逢人泣。”写这只孤独的雌鸳鸯已无伴偶可依,其感情十分不稳定,难以成亲配对。“愁肠宛转”,是形容内心忧愁的样子。这里用“愁肠宛转”比喻雌鸳鸯的心情,既突出了鸳鸯的感情,又使语言显得委婉动人。“逢人泣”,是说这只雌鸳鸯常常看到人来人往,不禁伤心地流泪。这句诗不仅写雌鸳鸯的哀怨,而且把人世间的人情世态也反映出来。
这首诗的末句,是全诗感情的集中体现。诗人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哀悼一对鸳鸯殉情而死,抒发了作者对生离死别的悲哀之感。同时,这首诗还寄托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